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農業循環經濟與生態修復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市富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承辦的2016中國循環農業發展論壇于2016年11月24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召開,會上,農業部948項目實施小組組長王劍以“中國農業循環經濟探索中的理性農業模式”為題發表主題報告,小編根據發言整理以下內容與大家分享。
中國的農業發展離不開農民,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主體同樣是農民。只有與農民真正對接、密切合作,我國面臨的農業面源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才能從源頭上得到解決。
循環農業經濟體系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專家,我認為當前環境的危機、食品的不安全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因此,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十分迫切。農業循環經濟,應建立完整的循環農業經濟體系,包括四個方面:
理性農業模式
建立上述農業生態體系的關鍵,在于理性。只有從理性出發,才能真正讓科學技術接地氣,政策措施有實效。故,我們不妨以食品安全為目標來進行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工作。農業是一個綜合系統工程,但多少年來我們的農業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方式去治理,專家、企業、農民之間彼此分割。其實,只有多方聯動,才能真正做好農業的修復、治理,從源頭上解決農業面源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
因此,我建議著手建立理性農業模式食品安全GAP信用體系。它以項目為帶動,以食品安全為目標,高舉科普惠農興村的旗幟,推行現代理性農業模式,建立農業立體聯動社會化服務體系,搭建組織平臺,規范生產標準,采用全程冷鏈流通體系,構建農產品公益市場經營體系,共建信息服務平臺。
理性農業的實踐
我們應從尊重生產者、消費者、經營者和服務者價值的角度出發,建立完整產業鏈條,堅持引導不領導,扶持不包辦、幫忙不添亂、農業農民干、耕作轉經營、傳統升現代,不忘初心,持續推動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此外,我們積極學習日本、臺灣等農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經驗。
12年來,我們致力于理性農業的探索推廣,旨在把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的經驗傳播給各地農民。目前,我們的足跡已經覆蓋了19個省份,成功創辦了380家合作社、100家聯合社并吸引100家龍頭企業參與合作社的建設中來。萬企幫萬村,只有手拉手精準到戶、物質扶貧與精神扶貧同時到位,我們才能真正實現農業的持續發展,只有農民活的好,我們才能走的更遠。
因此,農業循環經濟生態修復是從源頭上解決食品安全隱患的生態體系,這關乎國家安全,關乎民族未來,需要社會共治,全民參與!
作者系農業部948項目實施小組組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農富通 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