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公道、守規矩、能干事、肯吃虧”是我市提煉的村干部作風要求。其中,“守規矩”是當前要抓的主要矛盾。村干部隊伍中,能人、強人不少,他們見識廣、能力強、頭腦活、辦法多,影響力大,落實“守規矩”的要求意義尤為重大。
村干部應該嚴守哪些規矩?從上級要求和實踐看,可以歸結為“為什么當”“怎么當”“干什么”“怎么干”四個方面的規矩。
一、“為什么當”的規矩
為什么當、為誰當村干部,決定了村干部參選的動機、態度和目標。黨委政府和廣大群眾要求村干部要為人民服務、為村民服務,這是為什么當村干部的“標準答案”。
若從村干部自身角度,則可從動機和需求的不同層次加以分析。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求可分為五個層次,從最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社會交往需求、得到外界尊重的需求,最高層次是體現自我價值的需求。人的行為和選擇都是趨利避害的,這個利就是需求。當村干部,應趨哪些利?如果僅僅為了錢、謀私利,那就是低層次的“利”。這種利是蠅頭小利,常常還會變成“害”;高層次的“利”,是在任期中干一些大事、辦一些實事,讓村莊得到發展,全村百姓得到實惠,從得到尊重、有社會地位,進而實現自我價值,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氵^留聲,人過留名”,當村干部就是要為名聲而戰、為榮譽而戰、為群眾信任而戰。這才是當村干部的正確動機,也就是“為什么當”的規矩。
在這方面,村干部要經常想想三個問題:一是當初競選的時候作了哪些承諾?如果承諾做不到,那就是言而無信,不要談當干部,做人都有問題。二是群眾背后會怎么評價?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有沒有干事、干了什么事,老百姓會盯緊、記住。要時刻想著背后的村民雪亮甚至苛刻的眼睛,該避嫌的要避嫌,該吃虧的就吃虧,要經常忍辱負重。吃得了虧,才是大氣度、真能力。三是卸任以后給村里留點什么?不少村都建起了文化禮堂,一些村把歷任書記、主任的名字寫在了文化禮堂,下步還可以把每一任書記、主任干得怎么樣寫上去,讓子子孫孫都看到。這三個問題想清楚了,“為什么當”的規矩就能守好了。
二、“怎么當”的規矩
怎么當好村干部,道理和規矩很多,最基本的就是“帶頭、帶領”。
要比一般人做得更好,處處帶頭。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先進、中等和落后。村干部要成為先進的那一部分,而不是群眾的尾巴。這個先進,是做人的先進,是符合當今社會是非價值判斷的先進,也就是能按依法治國的要求去做,按倡導的文明風尚、道德要求去做,按上級政策法規的要求去做。像“三改一拆”、計劃生育等工作,村干部首先要帶頭、當模范。
要能帶領群眾一起干事。村干部的能力,體現在會干事、能干成事,更體現在會組織協調,能帶領大家一起干,依靠全村的力量去推進工作。組織協調靠什么?除了要會動員、會發動,還要一碗水端平,講公道,沒有私心。調動全村的積極性,表面看是一種協調能力,背后體現的是一顆公正公平的心。村干部有沒有威信,不在于“威”,而在于群眾是不是“信”。
要投入激情和精力。要熱愛這項工作,更要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在村務工作上,這樣才能當好村干部。特別是當村書記、主任的,應該比別的村干部花更多的時候在村務上,至少不應該外出經商、辦廠,當甩手掌柜。沒有時間為村里辦事,再多激情也是空談。
三、“干什么”的規矩
當村干部之后“干什么”,也是有規矩的。這個規矩,就是依法依規干事。依法依規,才能對干事范圍、用權邊界有清晰把握,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干、必須干,哪些事情不能干、無權干。
法律法規規定村級組織要干的事情,可以干、必須干?!墩憬〈寮壗M織工作規則》明確了村級組織在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征收征用、宅基地審批方面的職權,每一條均強調要“依照法律規定”。比如說有了指標后,宅基地的具體分配,村里可以民主決策,但宅基地有多少、在哪里,哪些地方可以建房、建多大,就不是村里能定的事情,村級組織無權決策。
上級黨委、政府明確的政策意見,可以干、必須干。像“三改一拆”、計劃生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空心村整治等,上級黨委政府都有指導意見,也是一種政策規矩,必須貫徹。少數村干部自認為見多識廣、眼界高了,對鄉鎮黨委政府的指揮指導置之不理,這是不守規矩的表現?!洞迕裎瘑T會組織法》明確:村民委員會必須協助鄉鎮人民政府開展工作。村級黨組織更不用說,直接受鄉鎮黨委領導。不聽指揮、自行其事,是最大的不守規矩。
村規民約規定的事,可以干。村規民約是各村依據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制定的自治章程,明確的是村民自治范圍內的各項工作。村干部要帶頭遵守并組織實施好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全村一視同仁。
四、“怎么干”的規矩
村干部怎么干事,要求和方法都很多,最簡單、最基本的就是要“民主公開”。一些能人書記、主任覺得自己能力強、想得遠,民主議事影響效率,不如自己直接拍板。但民主公開不僅是為了得出最好方案而設定的一種工作方法,它更是職權組成的方式、行使職權的途徑,是辦事的程序、用權的規矩。
村里的大事小情要集體研究、商量著辦。村級組織從組織結構上看,是實行集體領導的。村黨支部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都是由幾個人組成的集體領導組織,實行集體負責制,書記、村委會主任個人說了不算,委員會的集體決策方為有效,個人不能代替集體。
村兩委要團結協作一起干。村級組織從現實運作上看,要整合運作,使村級組織有不同的職能和立場,又能形成合力共同發揮作用?!墩憬〈寮壗M織工作規則》明確,村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以村務聯席會議的形式一起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村民委員會不能單獨開會研究村務工作,村黨支部只有在研究純黨務的情況下可以單獨開會,如發展黨員、黨員學習等,其他涉及村務的,也都要經過村務聯席會議研究決定。村務聯席會議由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班子成員參加,不是黨組織成員的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和村經濟合作社社長列席,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決策機制。涉及村集體經濟事項的,村經濟合作社班子成員應當參加。這些都是《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所規定的。
辦事的過程要民主公開、規范程序。要落實好“五議兩公開”程序,把民主公開的精神貫穿到重大事項決策和村務管理的全過程。要健全村級組織監督工作機構,完善村務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公開黨務、村務和財務,使村書記、主任的工作始終在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之下,始終在村民群眾的監督之下。要定期向村民述職,述職的過程也是公開的過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干部應當接受村民代表會議對其履行職責情況的民主評議,民主評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村干部連續兩次民主評議不合格,職務終止。民主評議由村務監督機構主持,村務監督委員會責任重大。鄉鎮街道紀(工)委回歸主業、精力更集中,要進一步加強指導,確保民主公開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作者為東陽市委副書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金華日報 2015年5月11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