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一直是農村政府工作的一個重中之重,尤其是近期脫貧攻堅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幾年前開始,陜西省寶雞市鳳縣就率先開展了一條“產業化扶貧”的道路,不過記者最近在調查中發現,那里的扶貧工作也因此出現了問題。本該分給貧困戶的扶貧款和代養母豬,貧困戶一樣都沒有看到,也沒從中受益。(6月17日陜西電視臺)
俗話說“給錢給物不如給條路”。當前,脫貧攻堅是全黨的“頭等大事”,脫貧攻堅戰已打響,各地不斷創新機制和舉措抓扶貧工作。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給錢送物”式的幫扶模式已經被很多新興的扶貧模式所取代,因為隨著扶貧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扶貧先扶智”“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的經驗得到了實踐的證明,產業扶貧就是很典型的一種扶貧方式。
當前,產業扶貧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引入種養殖等產業,給貧困戶提供苗(種)和技術指導,讓貧困戶自養獲利;一種是通過引入企業,整合當地土地等資源,將補助、幫扶等資金作為貧困戶投資入股企業,企業按收益給予貧困戶一定的分紅,其實通過引入企業,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貧困群眾勞動力缺乏,當兵作戰力量薄弱的問題,同時更容易形成規模效應。
但是在鳳縣卻發現企業找人代替貧困戶領取了扶貧款,貧困戶沒有見到分發給貧困戶的母豬,貧困戶每戶三年內總共才獲得了1800元的產業分紅等問題,也就是說扶貧款項的大頭則被企業所獲得,產業扶貧光鮮的外表下貧困戶卻沒有真正得到應有的實惠。
引入企業參與扶貧,目的是讓企業和貧困戶實現“雙贏”。其中也需要讓企業能夠獲得利益,因為如果企業沒有回報,那就會成為“給予”式的幫扶,最終不能長效運行。要想找準產業扶貧中企業和貧困戶“雙贏”的平衡點,筆者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
一方面,要堅持正確的政績觀抓扶貧。當前很多地方對引入企業發展產業的扶貧趨之若鶩,這其中既有產業扶貧效果帶來的影響,同時也不能忽略一些領導干部片面追求規模效應的扭曲政績觀的問題。每個貧困地區的情況不同,各地扶貧的經驗更是需要結合實際,不能簡單的套用別地的經驗,必須找準適合自己的扶貧道路,是否需要引進企業必須經過科學的論證。
另一方面,要算好收入賬。引入企業扶貧的目的是為了通過整合資源實現利益的最大化,讓企業和貧困戶實現“雙贏”。既然是“雙贏”就必須得首先保障貧困戶的利益不被侵占。要算好兩筆賬:一筆賬是引進企業之前,貧困戶通過直接領取貧困款項或者物資的既得收入;一筆賬是引進企業后,貧困戶實際得到的分紅收入。衡量產業扶貧的實際效果,將這兩筆賬一比較就可一目了然的衡量效果。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食藥工質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