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河北省紀委通報9起扶貧領域典型案件。省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必須從中深刻汲取教訓,切實增強推進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政治自覺,努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紀律保障。(7月19期中國紀檢監察報)
扶貧工作已進入攻堅克難的重要階段,全國上下必須將扶貧工作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牢牢抓實,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努力實現精準扶貧。然而,個別人打起扶貧資金的“主意”,將黑手伸向扶貧資金。如何斬斷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
筆者認為:一是增強領導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二是加強黨性教育,以推動干事創業為初衷,以為百姓謀福增利為動力,以零容忍態度加大扶對貧領域貪腐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建立五項機制,必須斬斷伸向扶貧“奶酪”的黑手。
建立宣傳教育機制,增強福利政策透明度。各級民政部門應定期組織宣講,散發宣傳單、張貼宣傳畫、公示“五保”供養、社會救助等政策,增強透明度,讓受救助群眾心里有數,并建立舉報有獎等制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規范民政資金運行環節。積極理順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嚴格專戶管理制度,做到民政各項資金專款專用,封閉運行。嚴格分配使用制度,督促鄉鎮建立完善“黨政聯席”會議,集體分配審批民政專項資金,嚴禁擠占、截留、挪用現象的發生。建立社會化發放制度,凡是能夠社會化發放的資金,一律“打卡”實行,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 建立財務政務公開制度,各民政福利機構每季要對上級下撥經費、供養補助標準、各項費用使用等情況定期公示,并建立舉報有獎等制度,接受群眾監督。
建立資金管理預警機制,做到防微杜漸。爭取縣紀檢監察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將鄉鎮民政財務管理納入鄉鎮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重要內容,對鄉鎮主要領導和民政工作分管領導實行責任追究制。同時與財政部門加強聯系和協調,對民政資金管理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梳理,有針對性地把監督重點放在容易出現問題的項目資金、專項資金和鄉鎮其他薄弱環節。各級政府要健全和完善政府對民政福利機構的投入保障機制。
建立多部門內審聯動制度,發揮監管合力。加強內審監督,督促鄉鎮建立由鄉鎮人大、紀檢、檢察室、財政所等單位組織的“內審組”,對鄉鎮民政資金進行周期性、常態化內部審計監督。協調部門監督,堅持每年積極主動邀請財政、審計、檢察等相關部門對各鄉民政經費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清理檢查。采取聘請監督員、設立舉報電話等形式,面對面征詢意見,對群眾反映的意見及時處理,接受人大、政協、群眾、媒體等社會監督。對查證屬實的違規行為,要嚴肅處理,嚴格確保民政福利機構資金的有序高效健康運行。
建立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加大各福利機構資金投入。強化民政業務培訓,積極爭取鄉鎮政府領導對民政工作的重視。根據各鄉鎮人口規模和特定對象數量合理配備民政干部,保障各民政福利機構的管理經費,不斷增加對各敬老院服務配套設施的投入。著力改善各民政福利機構工作人員的待遇。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南灘鎮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