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不大,責任不少;工資不高,壓力不小”,十六字道盡村社區干部的工作狀況。當下,隨著老一代村社區干部陸續退休,大學生村官又流動過快,村社區干部青黃不接,更有一些在職同志不愿擔當、消極怠工,不利于發揮基層治理的積極作用。(10月31日 半月談)
在計劃經濟時代,村干部可是個“香餑餑”,因為那時候農村大部分人口被束縛在土地上,大家憑“工分”領生活物資,而村干部可以將“工分”領滿,所以大家爭著搶著去當村干部,積極性極其高。然而,隨著土地承包到戶,以及市場經濟的深入人心,人口自由流動加劇,大家的選擇增多了,從經濟利益角度來衡量,當村干部早就不是農民的最優選擇。
在當下的農村語境中,當村干部每天都很繁忙,從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低保,到糧食直補等各類大小事務,以及其他的方針政策宣傳等等工作,都得負責。而支部委員會和村委會就那么幾個人,有的村干部幾乎每天都連軸轉。加上現在電子化辦公已經成為了常態,干村干部這項工作,除了能夠處理異常復雜的矛盾糾紛之外,還得會點電子信息技能。其實,社會發展對村干部的要求挺高的。
而具備這些技能的人,對廣大的農村而言,還都是“能人”。這些“能人”既然能夠干村干部的工作,那么在其他行業同樣能夠生存下去,以此,便導致一個結果,村上選舉,很難將優秀的人才吸引過來,而愿意呆下來的,大多是具有奉獻精神的“能人”。筆者老家便有一名村支部書記,自己在經商辦企業,通過選舉當上了書記,每個月都將工資捐獻出來,當作村務開支之用。因為在其看來,每個月一千多元的工資,實在是“小錢”。
對那些有錢的村干部而言,是在用奉獻精神支撐工作的那份熱忱。但是,對于一個行業,一個職業而言,顯然不能完全靠奉獻精神來維持,必須增強職業吸引力,才能夠讓更多的農村人愿意當村干部。必須探尋村干部職業化道路,讓村干部真正成為一個職業,建立良性循環機制,暢通隊伍來源渠道,提高收入報酬,暢通人員出口,才能夠解決“年輕人留不住,年老的不愿干”這一困境,才能讓村干部這一職業更具有吸引力。
(作者系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彎中學教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