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21日至23日到福建省調研。他強調,扎實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深入一線督促落實脫貧攻堅重大政治責任,堅決糾正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態度不堅決、工作不扎實等現象,嚴肅處理貪污侵占、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人民日報》12月25日)
時至今日,仍有少數基層黨員干部對紀律約束、“紅線”熟視無睹,手中有權就任性,危房改造上“揩油”,群眾碗里“刳肉”,膽大心黑到連貧困群眾的救濟物資都要“撈一把”,毫無黨性修養可言。貧困群眾生計本艱難,對扶助救濟“望眼欲穿”,但扶貧資源卻被“蚊蠅”啃食,讓人憤慨揪心。“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政策,落實到最基層時,卻被“雁過拔毛”,各種“打秋風”,善治與善政的初心,最后只恐怕在群眾的怨言中消解。
脫貧攻堅披荊斬棘、破浪前行,惠農政策、扶貧資金將會越來越多,如何確保物資不被“蚊蠅”啃食?除了紀檢監察機關要保持加快“滅蚊拍蠅”步伐,基層黨組織更要扛起主體責任、當好“總指揮”,鄉里鄉親、街坊四鄰也要做好監督,審計機關也要加強對扶貧物資的審計,讓各項物資的去向公開透明。當然,最關鍵的還在于基層干部自身。務必對群眾身邊的腐敗“零容忍”,加大懲處力度,提高違規違紀違法成本,也震懾那些不拿紀律當回事、“蠢蠢欲動”的干部,趁早摒棄“紀律管不過來”的僥幸心理。
堤潰蟻穴、室焚隙煙,禍患常積于忽微。“小惡”不除,“大惡”不遠;“小節”失守,“大節”難保。對“雁過拔毛”是腐敗,必須堅持猛藥去疴的決心、刮骨療瘡的勇氣、嚴厲懲處的尺度,將“拔毛者”除之而后快,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不姑息、不遷就,不輕饒、不放過,反腐利劍高懸,斬斷盤根錯節的利益牽絆、根除無人來查的僥幸心理、拔掉“唯我獨尊”的囂張氣焰,還群眾一個“山青水秀”的基層政治生態環境。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治病不如防病,防微杜漸勝過忘羊補牢,根治“群眾身邊的腐敗”,更為重要的是要“破”和“立”并舉,運用法治與制度手段管住權力,明晰底線、劃定紅線,促使權力運作制度化、規劃化。同時,要進一步下沉監督力量,采取上下聯動、內外結合的監督方式,盯住重點、防控盲點,使腐敗無處藏身、無處遁形。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