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在皖西南的一個小村莊,雖然不是那么的美麗,可每到臘月就是有那么地想早點回去。我是去年臘月27號早上6點多回到家中,正月初10回到上海的。雖然村子小,過年在家時間短,我還是感覺到了村莊發(fā)生的許多變化。
可能是農村的空氣好,氧氣足,即使一晚沒睡,精神還是很足。一年沒回去的我,特別想圍繞村莊溜一圈,沒跟媽媽說,我就去樹林、田野和河邊溜了一圈回來。回想起自己小時候上山掏過鳥窩,下水摸過魚,二十幾年了,自然環(huán)境變化真大,不禁無限感慨。
在水稻田里看到了機器留下的痕跡,腦子里突然閃現每年農忙雙搶時人們忙碌的身影,那個時候農民生產真苦。村莊周圍的樹少了很多,大樹根本看不到,打聽到很多樹伐倒被賣掉了【編者注:前幾日與一個朋友還聊到此事,該朋友認為這是城市人欺負農村人的一種手段。花很少的錢,把生長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看家樹”給買到城里來做景觀了】,然后種上經濟林。還有因為修路,推土機推了不少樹。的確,現在農村的路比以前要好多了,從泥土到石子再到水泥路,政府在公共基礎設施這一塊非常給力。
就拿我這次回家說吧。我和姐夫是從安慶下的高速,走的是鄉(xiāng)村水泥路,將近一個小時就到家了。要是以前那個路,人不僅要晃暈,而且路對車還有傷害。現在走的這條路比以前從縣城下高速要少了一半的路程。不過,雖然有了水泥路,但是隨著小車越來越多,鄉(xiāng)村公路很多地段沒有兩車道,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有些地方修了兩車道,但是電線柱子橫在中間,對于開車的人還是很危險的,也許后期會遷走。有一段大約三米寬的路,沿線有好幾個電線柱,這對道路擴建也是一個麻煩。當初應該多考慮一下,現在就能為國家省下不少錢。當然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農村的路應該怎么修?即讓修路既符合當前農村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又符合長遠發(fā)展的需要。
這次回家,令我印象深刻也很意外的第一件事,是和出租車司機的交流。看著我背著一個書包就上車,司機大姐就問我是不是大學生,我說是。一番交流后,她得知我在上海讀書,還做過社會調查,然后就向我義憤填膺地反映了一件事情,即我們縣有很多青少年晚上吸食笑氣(一種令人上癮而且有害的氣體),這種東西在很多超市公然售賣。我問她是怎么知道的?她告訴我,出租車司機一天到晚載客,什么人都接觸,最了解社會現實情況【編者注:所謂“問計于民”“問政于民”“禮失求諸野”是也!】。她還把拍的照片給我看,并接著補充道,很多吸完的小瓶子一般人看不到,主要是清潔工早上把那些東西清理掉了。
中國大陸的毒品名錄,可以說是全世界種類最多的。然而,笑氣不在毒品名錄上。目前笑氣并不屬于《刑法》和《麻醉藥品急精神藥品品種目錄》中的毒品范疇(來自網絡)。
為什么這個大姐會如此激動?她告訴我,她有兩個小孩,其中一個在上中學,她很怕她的小孩以后也接觸這個東西。另外一件事就是她告訴我周邊縣都沒有,只有我們縣有,而且公然售賣,對象主要是青少年,很多小孩晚上吸食后,在街上搖頭晃腦很危險。
第二件令人驚訝的事情,是現在農村有很多自建房很夸張,房子都建的很大,而且還圍一個院子,有些院子的面積是房子面積的好幾倍。如果是在原宅基地附近擴大面積還好,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很多農民把房子建在公路邊,后面圍一個很大的院子,院子后面一般有很多的垃圾。以前的老房子一般也不拆掉,還是放在那里,這是造成土地資源的一種浪費。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鄉(xiāng)鎮(zhèn)土地管理的混亂。我還聽別人說有些有能力的人,在路邊建的房子比別人的好,自己不要的危房還能享受政府的政策支持(可能不準確)。隨著打工經濟的發(fā)展,農民從長期受束縛的土地上解放出來之后,對土地沒有像以前那么珍惜了。因此,怎么引導農民珍惜土地資源,不拋荒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當然還有一個就是引導農民合理建房,控制建房的面積。
第三個令人驚訝的感觸是一些好的傳統(tǒng)丟了很多。除夕那天下午的上墳沒有以前那么有儀式感了。以前都是一個家族一起去,時間大家都差不多,所以路上能碰到很多熟人。現在有些人在外面買了房子,或者比如晚上打麻等其他事,會把祭拜時間提前。我小時候去上墳還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現在變得不那么莊重了。從老人和小孩的對比來看,老人還是對祖先很崇拜和尊敬的。每到一管墳頭,小孩都會問這是哪個祖先?老人都會告訴我們這是哪一個祖先睡在這里,他(她)曾經如何如何。現在,小孩也很少問,老人也不主動講了。
我每年都去上墳的,會知道那管墳是我家的,但是追溯到上面幾代,里面睡的是誰我就不太清楚了。現代小孩對于上墳的那種莊重的儀式感已經沒有了,甚至嘻嘻哈哈,來的原因是因為在家也無聊,來的話還能看看沿途風景。以往老人都會告訴小孩如何跪拜,現在幾乎都是站著搖一下手就行了,膝蓋很難觸碰到地,也許現在農村人更愛干凈了,但是年紀大的人還是跟以前一樣。時代真是變了,在以前貧困的年代,我們總覺得對祖先越尊敬、虔誠,他們就會保佑我們身體健康,生產生活致富。
我不知道聽誰最早在電視里說中國的很多傳統(tǒng)不是做給死人看的,而是做給活人看的。很多美德不是做給外人看的,而是做給下一代看的。就拿上墳這一件事來說,為什么很多老人帶著子孫去跪拜自己的先輩,就是明確告訴自己的子孫,以后我死了,你也要來看我,給我燒紙錢。我記得小時候每到月半的時候,我們除了給祖先燒紙錢以外,還給孤魂野鬼燒一些紙錢。有人經常不回家或者在外面不回來,我們也會用孤魂野鬼教訓和羞辱他。我要表達的是孤魂野鬼在老百姓心中不是一個好詞,也是要說明,雖然祖先已死,我們要一直記住他的歷史貢獻。
以前小孩是不能上桌吃飯的,特別我爸爸小時候那個年代,沒等大人先吃飯肯定會被狠揍一頓的。但是,現在小孩子往往是第一個上桌的,而且好的東西第一口是小孩吃【編者注:如今時代,吃飯不能上桌當然不妥當,尤其是所謂女性不上桌的做法,屬于陋習,理應徹底摒棄。可并不意味著小孩第一個上桌,第一個吃菜。家風呢?家風呢!!!】。我想說的是,隨著老人權威的下降,愛老的美德正在淪喪。老人晚年在一些貧困的地方吃一口好的那肯定更難啊。老家有時候用吃飯罵人,七氣死(吃去死,意思就是說人沒用,浪費糧食)。每每遇到這種情況,老一輩總會辯解道,中國自古以來水一定是往下流的,也是說上一輩的愛和資源都放在下一代身上。獨生子女的時代,往往造成年輕一代戾氣比較重,以自我為中心。
這種忽視上、重視下的行為也就是愛幼不敬老,我認為這是一種社會問題。這些爺爺奶奶輩的老人很多經歷過建國后最困難的年代,辛苦一輩子了,怎么不讓老人寒心?如果父輩孝敬上一輩,他的后代多會模仿他父母的行為,以后長大了也孝敬父母。如果不孝敬,小孩子長大了,也可以指著父母的鼻子說,你們當初也沒有孝敬爺爺奶奶,我干嘛孝敬你,我想這樣的晚年一定過得很凄慘。中國自古就是敬老愛幼同時進行,而且敬老放在愛幼前面。現在這個社會似乎顛倒了,我們應該好好審視一下這個問題。
第四個很意外的事是打麻將。以前大家坐在一起就是商量去哪里打麻將和誰打麻將。今年跟一些叔叔伯伯哥哥在一起的時候,大家都在討論農村禁賭的事,內容一般就是哪里因為賭博被抓了,而且沒收了賭資。說得個個都心驚膽戰(zhàn)的。有一個人聽說除夕和初一可以賭,聯防隊不抓,其他人認為這是應該的,值得相信,便一個個臉上綻開了笑容,樂開了花。
對于農村賭博的事,我有點困惑,難道小賭怡情也要管嗎?我認為禁賭的內容一定要和老百姓講清楚,農村幾個老人一起坐下來打打小麻將可不可以?我在上海調研的過程中,看到很多村居都有老人活動室,很多老人都在里面搓麻將。這種搓麻將對于有些上海老人就是老年生活的全部。在農村,老年人主要是在家?guī)Ш⒆樱蛘叻N點口糧和蔬菜。有些體力覺得還好的老人還堅持多種點農作物。對于很多老人來說,除了照顧家庭和生產之外,他們根本就沒有其他活動,空閑時間尤其是過年的時候,自己也有點時間,玩點小麻將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刻。
我們這里打麻將的風氣還好,沒聽說有人因為賭博家破人亡的事件。我覺得農村應該抓的是那些危害社會秩序和穩(wěn)定的賭博,但是這樣的賭博流動性也很大,有些可能還有保護傘。對于抓賭博這件事,很多老人很是不爽,他們這一類人交流和放松要么在酒桌上要么在牌桌上。這讓我想到,政府不能抓賭治賭,還應該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活動給生活在農村的人,尤其是留守老人【編者注:在鄉(xiāng)村提倡移風易俗,多搞共同參與的愉悅身心的體育文化活動,尤其是對一些好的傳統(tǒng)地方戲劇與民俗活動,應該大力提倡】。雙管齊下,這不但有利于社會風氣的轉化,還能增加鄉(xiāng)村社會的活力。
中國鄉(xiāng)村發(fā)現網轉自:唐家弄潮兒(微信公眾號原創(chuàng))2018-03-15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