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間小路走出來的人,傾向于把身體投入都市中,把感情留在鄉村里,造成了身心撕裂。近期的鄉村話題像決堤的黃河水一樣泛濫,一波一波地向我們涌來。第一波是文藝的“鄉愁派”,圍觀者眾,典型的流行語是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淪陷。第二波是學者的“悲情派”,曝光問題,層層揭露鄉村的凋敝現象,卻沒有興趣提出解決之道。第三波是樂觀的“鄉建派”,偏好規劃,什么難題都不在話下。這些流派表達了自我存在。我們這一兩代人經歷著城市化,城鄉兩頭都有歷史記憶,過年時兩頭跑,寫點文字談談鄉村是正常的事。我也打算寫點鄉村生活的文字,靜觀農民生活的變與不變,為什么不變,為什么變。
熱河是一條冬天里源源不斷冒汽的河流,地下蘊藏的溫泉極其豐富,和冷空氣對話后,化作一個仙氣繚繞的河道畫面。熱河這塊寶地被清朝相中,建設了規模龐大的離宮,起名叫承德。每年夏天,清朝皇帝和文武百官來這兒避暑和辦公,在秋風吹起時舉辦秋獵活動,保留滿人的騎馬射箭習慣,邀請西部各路藩王和藏傳佛教喇嘛相聚,一時場面隆重而熱鬧。這塊寶地隨著清朝落幕而回歸清靜,如果想回歸歷史盛況,看上去有點遙遙無期。老百姓還是要過日子,清末時期的漢人已經向承德移民,租賃被滿人占據了約兩百年的土地,不遠處是壩上的蒙古高原,原本是森林茂密的地方,被開墾出大片的耕地,農民還是習慣于向土地討生活。
2011年的春夏之交,我的腳步來到承德隆化縣,重走費孝通先生當年西行的道路,感受一下他為什么帶領學生在承德逗留一個晚上。他說過:我為什么選擇在承德住一個晚上,因為當年的清朝皇帝在這里搞民族外交。次日他帶學生向西揚塵而去。我沒有繼續往西,在隆化縣找幾個村子看看,了解新農村建設后的農民生活,分別見過縣長、縣委書記,他們安排農業局的朋友帶我走訪村子,發現了一片種菜村,據說有幾千戶農民參與了,這是什么情況?我對這個事情感興趣,縣官不同,他們對采礦業大發展帶來的財稅收入好處很自豪,我卻沒有聽進去幾句話,心情已經飛到種菜現場。
隆化鄉村的地名都叫什么營,還保留了滿人駐軍禁區的影子,普通農家的夢想是填飽肚子,那些優秀的人這些年進入政府吃官飯,甚至有人到京城謀取一個體面的職位。想象中,這兒剩下來的農民靠種地想把日子變得富裕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唯有土地是多情的,不嫌棄鄉下人,更多情的是來自香港的一紙訂單,希望北方鄉村幫忙提供芥藍菜,落戶到隆化縣的農家手上。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苛刻的要求,供應香港的蔬菜等于采用出口國外的市場標準,少施肥、少噴藥、個頭大小,外觀顏色一致,才能裝箱冷凍,運往幾千里外的香港。此前,訂貨商在廣西、貴州已經有了種植基地,一直運行正常,可以提供那兒的技術工人支援北方,打消了隆化農民的顧慮。實際上農民通常不想冒險,惟有大膽的人先嘗試,被貧困逼出來的,約有五百多戶農家響應,畢竟好處擺在那兒。
這五百戶農家,其實也是經過一番組織動員而來的。鄉村干部簽下了一紙合同,手頭卻是空空的,沒有資金實施計劃。他們開動腦筋,把土地的租賃成本提高,一千元一畝為一股,一千元現金也算一股,比過去種糧食的吸引力高了不少,湊出幾百戶人家,土地和資本都有了,一律交由合作社統籌安排生產計劃,總算達到了批量供應的要求。蔬菜種植有一個不成文的經驗,單品種植好管理,利潤高,種有機菜能贏利。第一年的收成出來后,參與者分到了實在的好處,露出了久違的笑臉,打動了此前的觀望者,帶著土地和現金殺進來,三年時間發展到五千多戶,連相鄰的村鎮也被一股風卷入進來。村長調動資金的能力強大,跟進投入了八十萬現金做股本,每年獲得的收益也是最多,已經是小企業家級別了。
農民手頭有錢了,第一件事就想蓋房子,改變居住質量是次要的,面子才是第一位的。當時流行新農村建設的鼓勵政策,由縣政府落實公共設施的配套資金,比如道路、水電、太陽能和電視網絡等等,村子規劃出一塊地,把愿意蓋房子的農家集中起來后,按計劃統一行動,蓋出了五六排新房子,中間有一條馬路通過,然后分兩邊進入各戶農家,活像一個軍營,或者像倉庫,也沒有公共空間。完全沒有先前的鄉村印象:依山傍水、錯落有致。每戶連蓋房帶裝修需要花十幾萬元,好在沒有哪一家需要借債,問了七八家農戶都是這么回答。這些農民憑勞動致富,蓋房子是量入而出,觀察一下村子的人們,似乎心情都比較踏實、平和。村長說,還是有年輕人出去經商,在京城收破爛也能收獲一年20多萬元的收入。
無心栽柳柳成蔭,這個不大不小的鄉村經濟發展成績,被縣領導發現后,一位副書記寫過一篇新聞性兼政策性的文字,引用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公司加基地加農戶”模式,作為對上級、對外界的經驗介紹,始終不想張揚到希望天下人皆知的程度,沒有人談論是什么鄉村建設的話題。在我看來,沒有把文化納入考慮算是一點遺憾,也缺少更好的規劃,和縣委書記談話的時候,表達了這點意思,此行的觀察也告一個段落。這個村莊每戶每年的收入約三萬元,住的地方比外出打工好,家庭也團圓,還能留得住幾個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在鄉村步步衰退的今天,難道這不是一個奇跡嗎?
作者簡介:李昇明,1964年出生,嶺南客家人,現供職于中國縣域經濟發展中心。從小喜歡文學和詩歌,后來喜歡傳統文化和歷史,偶爾發表過文章十多篇。對中國的多元地貌和文化感興趣,喜歡行走在鄉村和山區,結緣費孝通大師的學術足跡之后,幸而有機會認識真正的中國。北京土成木寸文化顧問,現在致力于鄉村建設和發展鄉村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昇明-最美鄉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