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泰州市委市政府新設立“蝸牛獎”吸引了社會大眾的目光,有人說這種喚醒“職業羞恥心”的做法可以激勵“職業榮譽感”,也有人說,“羞辱”式的頒獎會造成破罐破摔或急功近利的不良后果。
(網易新聞)
在許多國人心中,蝸牛象征著緩慢、落后。當前干部隊伍中那些在工作上有著“庸懶散浮拖”等作風問題的領導干部,就好比蝸牛。泰州市委市政府新設立“蝸牛獎”的初衷,是通過給那些推進重點項目不得力、履行行政職能不到位、解決群眾關切問題不及時的部門或單位責任人發放“蝸牛獎”,以此倒逼各項工作高質量高效率、快推進快到位。
“蝸牛獎”直接瞄準懶政、庸政、怠政,在一定程度上讓問題官員“沒了面子”、“臉紅出汗”。一些有羞恥感的官員,可能會改變一下積極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作為一種警告,或者一種諷刺性“獎勵”,“蝸牛獎”的畢竟是一種軟性的手段,對問題官員的職位、工資收入并沒有什么實際影響。最關鍵的是,對于“榮獲”此獎的干部,依然我行我素,則設立此獎想達到的懲戒效果可能極其有限。
十八大以來,依法治國擺在了愈發重要的位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法治吏。如何做到依好治吏?必須在整肅干部作風上下功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干部作風關系著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影響著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因此,治吏就必須抓好這些全面依法治國中的“關鍵少數”,必須讓領導干部具有擔當精神,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發揮關鍵的作用。
“蝸牛獎”的設立,可以說是當地黨委政府在依法治吏上的創新舉措,但緊靠它還遠遠不夠。劉云山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不良作風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由此可見,整作風樹清氣,貴在實、也難在實,要重動真格、求實效。因此,若在堅持以嚴的紀律、鐵的制度狠剎歪風邪氣的基礎上頒發“蝸牛獎”,其效果必將顯而易見!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