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農村“發展經”需要更多“新”故事

[ 作者:高永維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18 錄入:12 ]

日前,看到這樣一則報道: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榮新村,做好在經濟新常態下的“農”字文章,“全訂單”模式“訂”出農民的好日子,僅僅是與種子公司簽訂種子訂單一項,一年就實現了增收10萬元。

農民要增收致富,關鍵得有門有路,如果是一直靠天吃飯,那肯定是災年愁收成、豐年愁銷路,缺乏致富的康莊大道。榮新村采取“全訂單”模式,與種業集團簽訂“生產訂單”,所種作物不僅量穩、價高,關鍵還消除了農民的后顧之憂,這就書寫出了農村發展的“新”故事。

農村要念好“發展經”,農民要拓寬致富路,需要躬下身子苦干,但更應該探好路子巧干,只有路子走對了,才能事半功倍。榮新村的發展模式啟示我們,農村的更好更快發展,必須要不走“尋常路”,必須得有人來不斷書寫和講述“新”故事。

農村發展的故事,如何才能“新”起來呢?首先得在種什么上做文章。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不僅要靠地吃飯,還得從地里刨出“金元寶”。按照傳統的模式單一種糧食,市場風險大收益也未高,這一方面需要增加作物的技術含量,提高作物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則需要豐富種植的種類,因地制宜嘗試大棚蔬菜、大棚水果等種植,讓農民增收的途徑更多、路徑更明確。

其次得在銷路上下功夫。地里種出來的東西更好了,產品的種類更多了,可是如果賣不出去,就會是增產不增收,影響農民的積極性。因此,各村需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與企業簽訂生產訂單也可以,利用合作社等組織抱團闖市場也可以,注冊品牌入駐超市還可以,總之產品種出來,既不能砸在手里,還必須得賣出個好價錢。

再次得在深加工上有想法。種得好也賣得好還不夠,各村還得在深加工方面有想法,一個村子勢單力薄,就幾個村子抱團一起干,上幾個與種植作物相關的項目,一來消化了剩余的產品,二來提升了產品的價值,三來延伸了產業鏈條,四來可以吸收農民打工,這絕對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在國家扶持、政策優惠的大好形勢下,農村的廣闊天地絕對大有可為,農民的增收致富絕對不是夢想,只要大家都發揮聰明才智,都愿意去不斷嘗試和探索,農村就會有更多增收致富的“新”故事、“好”故事。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大眾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在线Aⅴ | 日韩日皮在线一区二区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 欧美视频专区一二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