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傳統村落的優秀基因挖掘解讀

[ 作者:李華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5-03 錄入:實習編輯 ]

系統地、具體地、持續不斷地挖掘解讀傳統村落中蘊藏的優秀基因,既是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所有工作最根本的基礎。目前遇到的一些問題與困難,其根源就在于這個基礎未能夯實。對優秀基因的挖掘解讀不能流于空洞寬泛,而應逐村、逐條地繪制出可以指導實際工作的基因圖譜,這樣才能在明確的指引下事半功倍地展開各項工作,有效避免買櫝還珠、沉香燒炭式的“保護發展”。

傳統村落的優秀基因挖掘解讀(圖1)

浙江龍泉下樟村。我們研究傳統村落,可不能從這樣的距離,而應該拿著顯微鏡,掃描她的每個角落。

當前,傳統村落的保護已成社會共識,哪怕最邪惡的開發商也不敢跳出來聲稱在傳統村落中可以大拆大建,只能在半夜偷偷摸摸地搞搞“保護性拆除”。社會各界投入了極大的熱忱和力量,群策群力,基本遏制住了此前傳統村落迅速消失、破壞的勢頭,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取得了歷史性的進展。

但是,這個過程中林林總總的問題層出不窮,大家疲于應付。原因多種多樣,深層次的如傳統文化在歷史進程中的斷層,表面上的如村民不再喜歡自己的老宅。這些原因中,非常關鍵的一個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我們并沒有“讀懂”傳統村落,把她值得傳承發揚的優秀內容系統地、具體地發掘出來。我們被歷史責任的鞭子抽打著開展保護發展工作,還來不及投入足夠的力量把這個最基礎的工作做充分,保護發展的立足點仍然有些模糊、不夠牢靠。

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真正弄明白每一個村落的優秀基因何在,這些基因又是如何落在一房一磚一樹一橋上面的,才導致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種種問題。比如,面對村民的質問“你要你的保護,我要我的生活”,如何回答為什么要保護傳統村落?不想的時候答案似乎無處不在,可是仔細一想,卻又不知何在。到底為什么保?不曉得,反正要保護,要保護,要保護。把整個村子全拆光,蓋成漂亮的托斯卡納小洋樓,村子就不美麗了?村民就不幸福了?應該保護什么?不曉得,反正不能拆房子、不能拆房子、不能拆房子。難道王二哥把老房子拆了蓋個漂亮的磚房,傳統村落的價值就損失了?哪兒損失了?說不明白,王二哥當然是滿肚子怨氣。村民們盼了好久終于要在村口立個樓門了,專家來了說不好不好,不要鋼筋混凝土牌坊。為嘛?說不清楚,村民不樂意了。一說到發展,到底發展什么?怎么發展?反正就是要搞錢,要搞錢,要搞錢。一說到怎么搞錢?就是要討城里人喜歡,討城里人喜歡,討城里人喜歡。看著導游舉著大喇叭介紹:這三塊石頭呢,表示連升三級,來來來,大家都踩一踩啊,踩了回去呢,升官發財一定肯定必定的哈……聽得人心里滿不是味兒,可是,又能讓導游給游客們說些什么呢……

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是一場保衛和發揚其優秀基因的戰斗,可是如果連為何而戰都不知道,那戰士們能有旺盛的斗志和必勝的決心嗎?連該保衛什么都不知道,仗打得越快、越大、越投入,損失也就越多——大干快上的“保護性破壞”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如果把村落比著一個姑娘,我們在不懂她的內涵的時候,為愛她而做的一切不就都是圍繞著她的“顏值”在進行嗎?什么穿衣戴帽、涂脂抹粉、白化亮化……不都是這么干出來的嗎?不懂她,旅游開發也基本上就是買櫝還珠、沉香燒炭,硬生生把一個個秀外慧中的村姑按照“喜聞樂見”的方式打造成了妖冶輕浮的姨太太以博得游客的幾個銅板,而村姑最可貴的品質和內涵,卻在這般熱鬧的光景中,凄涼地香消玉碎,風流云散。

我們應該認識到,傳統村落,最好的愛她,就是懂她!

一 讀懂她,是一切工作的基礎

說到傳統村落最重要的價值是什么?都知道她是農耕文明的基因庫。那么每個村子的基因庫中,究竟有哪些基因?這些基因中,哪些是需要維系傳承的,哪些是需要改善更新的,哪些是需要果斷擯棄的?說不系統、說不具體。沒有搞清楚這些,我們的所有行動,就只能是盲人瞎馬,遇到種種問題和困難,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不懂她,我們連該不該愛她都不知道。

一說要保護傳統村落,天經地義的嘛,保護需要理由嗎?如果不需要理由,那么多的質疑和怨言、困難和矛盾如何理解?傳統村落,于王二哥而言,也許是在鄰居裝飾有鎏金羅馬柱的磚房下,屋漏墻塌卻無力修繕的老宅;于張書記而言,也許是上頭發下來的諸多疲于應付的表格;于Miss劉而言,也許是可以發在朋友圈里引起圍觀點贊的照片;于錢多得無處可去又不再炒樓炒股的黃老板而言,也許是新的資金去處和利潤增長點;于正在為日益萎縮的設計市場而煩悶的牛大師而言,也許是可以大展身手的又一個舞臺……可是,于整個民族而言,于2050年、2100年的中國而言,傳統村落,又是什么呢?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到底是個文化事業,還是個經濟事業?文化和民生又有什么關系?長期利益和現世需求怎么處理?沒有系統徹底地想清楚,甚至有人喊出了“遺產保護產業”的說法。保護和發展為什么會成為矛盾?不就是因為我們不懂她,不敢堅定不移地愛她,也不知道該愛她什么,所以經常搞得自己目標混亂、搖擺不定,在各種利益博弈之間力求左右討好造成的嗎……

王二哥說:俺又不是不講道理,你就明說吧,憑什么要我愛她?這個……嗯……這個,這是不可再生的珍貴遺產呀!啥玩意?遺產?我爹就給我這幾間破房子,哪有什么遺產?這個……嗯……這個,要為國家、民族文化的保護做貢獻嘛!哼哼,說得好聽,做貢獻,就這破房子怎么討老婆?你送我個媳婦?好啦好啦,既然你目光短淺就和你談錢吧,保護好她就有游客來啦!你就可以發財啦!切,忽悠誰哩?從鎮里坐個車上這疙瘩來都得一天,我賺誰的錢去?嗯……這個,這是國家政策!反正你必須保護……!在這樣的話語邏輯下,愛心的小船,還不是說翻就翻?

傳統村落的優秀基因挖掘解讀(圖2)

鄉間一處臭烘烘的廁所。拆?還是不拆?因為不懂它,才會有這樣的問題。

不懂她,我們連愛她的什么都不知道。

一說到傳統村落,都知道那是傳統文化的基因庫,而且博大精深。好吧。再問,基因庫里有什么寶貝哩?怎么個博大精深法呢?嗯,這個嘛,比如順應自然、忠孝禮義……不錯,很好。可是,我用意大利的技術在村里蓋個被動式零能耗房,就不是順應自然了嗎?我起個白瓷磚大樓房讓俺爹住得舒心快活,就是不忠不孝了嗎?王二哥拆了自家的老屋,就傷及了這個順應自然忠孝禮義了嗎?哥們兒有錢,把村民遷進漂亮的樓房后在村里搞個俺慢酒店,就得被扣上個“過度開發”的帽子嗎……真心不服氣。

因特殊的機緣,拜讀了近千份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有的壓根兒就不提村子什么好、好在哪兒;在“價值評估”這一章里,能泛泛地把村落的歷史、科學、藝術、情感、經濟等價值都點到的,就算比較用心的規劃了。可是,這些放之四海(哪怕是擱在英格蘭的鄉村中)也都無比正確的價值評估,對實際工作有什么作用?作為村長,好吧,規劃告訴俺咱村的優秀之處就是“歷史悠久、遺存豐富、格局完整、獨具特色”,額的神吶,可是!俺還是不曉得把村里那條扔滿了垃圾的臭水溝鋪上污水管后填掉,可!不!可!以!這樣的價值評估,義正辭嚴,無懈可擊,然并卵?

王二哥說:給俺講講,這村里到底有啥好?讓俺得瑟得瑟。嗯……嗯,這個,選址體現了古代風水“藏風聚氣”的要求……啊?全國的老村子不都這樣的嗎?嗯……嗯……這個,你的老房子體現了就地取材的……別逗了,哥,那年月不就地取材,上哪兒買鋼筋水泥哩……嗯……嗯……這個,那啥……你們自給自足自循環……喂,喂,喝高了吧,哥?淘寶都開到俺家門口了,還要俺自給自足……就這點“懂”,能支撐得起村民的自豪感么?還奢談什么“重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小船,還不是說翻就翻?

傳統村落的優秀基因挖掘解讀(圖3) 

福建寧德蕉城梅鶴村中的拜石和石門闕。風水補救的典范,如果不懂其意而改造、拆除,就是傳統基因的損失。

不懂她,我們連怎么去愛她都不知道。

正因為沒有具體而微地了解她的好,我們呵護她的時候往往手忙腳亂還難以討好。如果懂得她的氣質是從容安詳,就沒必要把停車場修到祠堂門口,做個規劃追求的就是“一望無際的私家車停滿了村道兩旁”;如果懂得她的靈魂是翰墨書香,就不要把荒廢的雕版工房租給多金的客商賣什么鹵煮肥腸;如果懂得她的個性就是原始粗獷,就不會把民宿搞得典雅細膩富麗堂皇;如果懂得她的形象就是空谷幽蘭,就不要讓震耳欲聾的鳳凰傳奇籠罩著雨潤的小巷;如果懂得祭祀的神圣和莊嚴,就不要為了游客的幾個銅板而天天在祠堂里輕浮裝腔;如果懂得舞蹈中沉淀的辛酸與憂傷,就不會非得西洋配器加上巨大的功放;如果懂得那詰屈難懂的方言里其實還留存有珍貴的唐宋古語,就不會為了村民能更好地接待游客而迫不及待地訓練他們的普通話……

王二哥問,咱家門口那塊破石頭,擱那兒上百年了,俺的拖拉機開不進來,搬掉好不好?嗯……這個,要惠及民生嘛,要讓村民過上現代化生活嘛,搬吧,搬去壘豬圈。可是這一壘豬圈可就壞了,那可是村落文房四寶中的“墨錠”呀。王二哥又問,俺家墻基壞啦得修啊,拿條石重新砌上要得不?嗯……這個,只要不用水泥,保持風貌協調當然可以的啦。可是這一砌就壞啦,把原來的弧形墻基給砌直了,建筑技術史的歷史脈絡、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見證之一就消失啦……如果我們不能把村落的價值落到一房一路之上,怎么能知道我們的保護措施是對、是錯?保護的小船,還不是說翻就翻?

傳統村落的優秀基因挖掘解讀(圖4)

左:福建民居中弧形的石砌墻基。右:日本江戶天守城墻。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

不懂她,我們連怎么去發展她也不知道。

傳統村落不能局限在對傳統的留戀,也不能一味滿足現代需求。但是,如果沒有深入細致透徹地讀懂每一個村子的每一點優秀,怎么能知道哪些是不能局限的?哪些是不能一味滿足的呢?很多發展措施就是拍腦袋,在實踐中舉步維艱那是必然。因為不懂,才會把村落發展定位成“北方的麗江”;才會說2萬平方米商業就無法容忍,1萬9就不叫過度。憑什么建設控制地帶限高是9米?12米就會把村子給毀了?建設控制地帶控到哪兒?咳咳,這個,找條好描的等高線整一圈吧……這樣的規劃,除了墻上掛掛,還能有什么用場?

如果懂得,就不會張冠李戴把京城里的官式牌坊搬來村口、把湘江上的水車弄到漢水之濱的村落;如果懂得,就不會讓日本式的燈籠掛滿了大街小巷;如果懂得,就不會滿街寫滿了相撲體的店招;如果懂得,就不會把本來就要追求泥漿飛揚的斗牛場上鋪廣場磚,弄得像體育場一樣讓看客們舒坦;如果懂得,就不會非要在牧民們的定居點裝太陽能灶設置什么村民健身房;如果懂得,就不會把有機的村落硬生生地肢解成什么民宿體驗區、觀光采摘區、休閑娛樂區;如果懂得有些村民仍然淳樸尚不知道“坐在寶馬里哭”也比“在自行車上笑”更好(相信我,有這樣的村子),那么悄悄地改善他們非改善不可的部分就好了,沒必要煽動村民大干快上力爭“2020年末游客量達到10萬”,反而應該精心呵護他們的純良免遭污染;如果懂得,有些村早已人心不古,唯錢是命賭博成風自私狹隘餓斃老父村落徒剩軀殼,那就……咳,真不知道怎么辦,但不惜置換掉這種“原住民”,恐怕也并非不可接受之選。如果懂得一村有一村的實際,就不會去苦苦追尋什么“發展模式”,如果懂得村子和村子不一樣,在縣域層面最好就不要談“傳統村落”怎么樣怎么樣,最好是談“某某村”怎么樣怎么樣。有的村確有重要價值,哪怕人去村空只剩殘垣斷壁不惜代價死磕也要保住,有的村則是不過耳耳,搞點開發多點商業卻也無妨。

王二哥問,俺家房后那塊空地上有個破石圈子,拆了給大家伙弄個跳廣場舞的地方好不好?嗯……這個,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呀,好得很,拆吧拆吧。可是這一弄廣場舞就壞了,那個破棚子是過去村里專門集資給無家可歸的人遮風避雨烤火取暖用的場子,人情味滿滿的地方啊,你今天上哪兒找去……王二哥又問,村里斷頭路、丁字路太多啦,游客走在里面像迷魂陣一樣形不成旅游環路他們要生氣的啦,可不可以打通那些死胡同嘛?嗯……這個,拆掉幾座沒啥價值的石頭墻,木事木事。可這一拆就壞啦,當年祖先故意這么搞就是要讓外人不敢輕易進村的嘛。王二哥又問啦,村邊上好幾口塘,就算娃娃們不掉下去,貓貓狗狗也會掉下去的嘛,太不安全啦,填掉行不行呀?嗯……這個,要保護小動物哇,填吧,反正現在用上了自來水嘛。可是這一填就壞啦,一下雨大家就只好抗洪救災了,原來那幾口塘是祖先們用來防內澇的啊……如果我們不能把村落的價值落到一塘一橋之上,怎么能知道我們的發展措施是對、是錯?發展的小船,還不是說翻就翻? 

傳統村落的優秀基因挖掘解讀(圖5)

正因為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好,所以只好粗制濫造一些“文化”來招徠看客。

二 不能敷衍了事地“讀懂”她

其實,很多人士都正努力去讀懂傳統村落,找尋其中能夠在今天的經濟文化發展中發揮作用的優秀基因,看到書架上那一部部在汗水中提煉出來的著作,讓人肅然起敬。但是,一來仍有大量的村落尚無人研究,但各種保護發展措施已如火如荼地實施;二來史實資料的調查整理只是讀懂村落的第一步,有針對性的分析仍然欠缺;三來就一個個具體的村落而言,我們的解讀還存在一些應該避免的傾向:

盲人摸象式的解讀。

讀懂傳統村落需要的是廣博的知識、多種專業的整合,而我們的難處在于專業分得太細,搞歷史的不懂規劃,搞規劃的不懂建筑,搞建筑的不懂民俗,搞民俗的不懂農業,搞農業的不懂美學……,更糟糕的是這些人還碰不到一起,各自跑到村落里盲人摸象摸了一通后就回去各自玩各自的了。被西方化、技術化的專業訓練出來的人,往往只能用碎片化的、線性的、解構的眼光分析村落,想要勾勒出村落的文化面貌,繪制出清晰的基因圖譜是非常低效的;很自然地,制訂的政策、采取的措施也只會是碎片化的,保護區劃往往就圍著那幾棟老房子轉圈圈,各種物質載體間的文化聯系被切割得支離破碎……實質上不把村落當做一個活態的有機整體來考慮,往往忽略對整體自然人文環境、歷史環境要素、傳統文化生活的統籌研究,著眼點仍然停留在聚集成片的傳統建筑上,甚至連一些規劃設計專業的人士,連成片的傳統建筑也不關心,所有的措施都只圍著那座雕梁畫棟的地主大院打轉……

云山霧罩式的解讀。

對優秀傳統的挖掘解讀,必須一村一村、一房一屋地具體展開,要形成一個個可操作的元素。“傳統文化的活化石”、“千年古村鄉土文化色彩濃厚”、“因地制宜、科學布局、合理利用空間”, “建筑選材“就地取材”,選址方面講究“擇吉而居”,建筑布局以“天人合一、因地制宜”,建筑樣式與聚落布局具有中國傳統民居的特性,具有較高的人文歷史價值和建筑文化價值”請問,又有哪一個傳統村落不是這樣的呢?好些規劃里一說到保護對象,就是“保護村落自然山水格局、街巷體系和仍然完好的明清古民居以及傳統文化活動場所和線路”……是,是,真心沒錯,可是翻遍那本硬殼精裝、120克無光銅版紙印刷、厚得像手提箱一樣的規劃成果,還是不曉得王二哥家的房子能不能拆?村外8里地那個路亭要不要保?這不是故意在挑戰村長的水平嗎?還好意思哭著說“就這20萬的規劃費我能做什么……”那就別接這廋活兒好不好?另一方面呢,縣里一開評審會動不動就就要設計單位打印二三十套本子……拜托,是在拍大片玩呢?還是有親戚開了個物資回收公司?真心為那些村集體年收入連萬都不過的村子想想好不好?!

郢書燕說式的解讀。

近現代的城市規劃、建筑學、社會學、民俗學……基本的理論和方法都是西方人奠定的,我們很自然地傳習了過來,是讀懂村落的利器。但是,現在有種不太好的傾向就是過度迷信和依賴這些工具。要讀懂傳統村落,我們必須把腳踩進泥土,用心溝通先祖。道理很簡單,我敢肯定祖宗們蓋村子起房子的時候并不曉得維特魯威是誰。有些事情用西方的“科學”觀點看起來是莫名其妙甚至愚不可及的,比如安徽某村中所有人家的戶門都不能朝南開,這樣就給村落的道路布局帶來很大的不便;福建某村中的道路寧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也不能鋪石板硬化……因為這些都是風水禁忌的產物,我們沒必要為了村民的“好日子”而去強行改變。我們是用工匠的杖桿來蓋房子,就沒必要用什么黃金分割率來分析建筑平面;也不要動不動就依賴什么空間句法來理解我們的街巷,那只是方法之一而決不是目的。

因特殊的機緣,每年要看很多關于傳統村落保護的論文或課題申請,相當一部分通篇都充斥著什么科茲洛夫、凱文林奇、大衛哈維、康澤恩學派、圣域空間理論……這些理論和技術不是不能談,否則那不成了典型的反智主義了么?關鍵的問題是,理論再炫再酷也只能是手段,不該只!談!洋人洋詞,僅在文尾用幾十個字敷衍了事地說“該理論對我國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哦,謝謝你告訴我,但請把論文題目改為《康澤恩學派介紹》好了,扯上中國的傳統村落干什么呢?

三 沒有人比您更懂她

這是個顏值為王的時代,這是一個公認喜兒嫁給黃世仁會過得更好的時代,精神文化層面的東西,和鈔票很難發生直接的聯系,因此傳統村落里的優秀基因找不找有什么關系呢?只要村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甚至偽造什么西門慶故里游客也會蜂涌而來,大家數錢數到手抽筋。而且優秀基因找起來實在太難,許多載體已經在歲月中塵歸塵、土歸土,或者盡管仍然默默地矗立,卻隨著建造者的遠逝而無人知曉。決不能責怪誰誰不努力,因為實在太不容易了。可是,不管多縹緲多絕望,這卻是必須努力推進的工作,要不然我們保護傳統村落干什么呢?我們可能愛上一個泡在福爾馬林中的美人么?那么,誰來讀懂傳統村落呢?

村民:只緣身在此山中

理論上,村民是村落文化的主人,有解讀自身文化的權利,這憲章那憲章都說清楚了的。但是,在實際上呢,一來村民祖祖輩輩就這樣過日子,熟視無睹難以洞察自身文化的優劣;二來只緣身在此山中,與外部世界相聯系,從更廣闊、更長遠的角度來比較分析、審視自己的能力有所欠缺;三來文化的水土流失越來越快,一個老人的離去可能就永遠帶走了一份珍貴的知識;四來社會氛圍已然巨變,在對祖宗尚有敬意、尚存記憶的老輩們紛紛謝世后,村里還有多少人有意愿發掘整理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相當一部分年輕人是棄之唯恐不及,更愿意打打麻將看神劇混日子……光靠文化的主人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村民和外來的人一起努力,才可能逐漸重拾對自身文化的理解。

學人:俯瞰人間在半空

外來的人呢?最先想到的當然是高校等研究機構的學者們。歷代學人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的資料甚至已成絕響。可是,面對全國如此規模的鄉村文化遺產,現有的學者研究得過來嗎?他們還得開會、填考核表、貼發票呢。更何況,某些學者未戰先降,已經斬釘截鐵地斷言傳統已經不再適應時代,要勇敢向前看,創建新生活;某些人則先驗地蔑視傳統,寧愿用一輩子來奮力譏嘲傳統的愚昧落后,也不肯花一個小時來找找傳統中的可取之處;某些人則坐在開足了冷氣的書齋里殫精竭慮皓首窮經研究傳統,翻來覆去就是什么“天人合一”,“順應自然”這幾句車轱轆話,再具體一點呢?Sorry,不曉得;有些人呢,就算進到村里去,也就是拍幾張照片發朋友圈炫耀一下“詩和遠方”,皮鞋仍然油光錚亮就回城了(慚愧得很,這是說俺自己);極少一些人還聰明機靈,研究成果無數,無非就是翻譯摘抄些什么“格式塔”、“自組織”、“元核心”、“空間句法”、“大數據”來恐嚇我們這些不懂洋文的人……

各種設計機構呢?各大設計單位、事務所、公司里雖然人才濟濟,可是一來數量還是太少,連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規劃都編不過來,更不用提數千個傳統村落了,許多村落只好交給一些神頭鬼腦的“創意”公司去規劃,他們更熱衷于“打造”假冒偽劣而不是理解傳統文化;二來巨大的產值壓力搞得情懷的小船說翻就翻,研究一個村落所需要的投入遠遠超過幾十平方公里的新區規劃,可費用那是天差地遠。看看那些拿著微薄的規劃費牢騷滿腹地前來“調查研究”的規劃師們進村“調研”,捂著鼻子胡亂拍了幾張照片就回去搞規劃你就能明白。咱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千難萬難,人力不足,更是難中之難。

大眾:鄉土教育處處難

基本上,我們的社會教育已經拋棄了傳統文化,小學課本里面更多的是什么瑪莎、科利亞的故事,眼睛通紅的父母正驅趕著孩子們瘋狂英語奧數競賽。“傳統文化”淪為表演,一堆孩子在操場上穿著漢服舉著弟子規汗流浹背。村里人丁寥落,學校廢棄,代課老師幾百塊錢的工資還長年拿不到,考學出去的孩子一去不回……鄉土教育、尤其是在地的鄉土教育,既沒有內容,也沒有師父,也沒有場所,也沒有聽眾……甚至,很少有人想到鄉土教育對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是如何如何的重要。瞧瞧韓國人日本人干的,真真是羨慕嫉妒恨。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終有一天會瞪著圓圓的大眼睛,問:爸爸,什么是鄉愁?

那些可敬的自愿者們倒是不計名利愿意為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盡心竭力,不是上級交辦的任務,不是科研資助的項目,不是出版社定的選題,自己掏錢調查、分析,在打印店印制一些鄉土讀物的小冊子。每每感動不已,有這樣的人在,文化才在。可是沒有經過系統訓練,卻往往難以真正把村落的各種價值系統、深入地剖析清楚。一些游客呢,聽到導游眉飛色舞地講述小姐怎么半夜弄個繩子爬過了墻,這村的風水怎么保佑了升官發財多妻多子就轟然叫好,覺得不枉花了這門票錢……要指望這樣的市場風氣倒逼對鄉土文化的挖掘和闡釋,唉,難。

傳統村落的優秀基因挖掘解讀(圖6)

鄉籌網駐村的年輕人們。懂專業、肯吃苦,在村里一蹲就是幾個月,成為村民之一。

說一千道一萬,為了更好地愛護傳統村落,我們必須首先讀懂她。這樣重要的工作該誰來承擔呢?要記住“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能讀懂傳統村落的,就是你,沒錯,只能是你!不要糾結于自己的專業,不要糾結于自己的身份,只要你真的愛她,就不會離棄她,就會認真地去理解她,篳路藍縷,積沙成塔,每天都會比昨天進步一點。當然,至于該怎么做,那又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別想那么多,做起來就行了!因為等不了啦,村落里殘存的基因片段,因自然損壞、人為破壞、保護性破壞、外來的沾染,已經越來越少了,對她的解讀,要快啊!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公眾號 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中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电影 |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强 | 日本不卡高清视频v中文字幕 | 亚洲高清揄拍国产 | 又爽又猛又粗国产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