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不易”產生的“為官不為”現象已是時下社會現實存在著的一個突出問題,作為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具體的執行者和落實者的基層干部必須在國家建設發展的宏偉潮流中涵養勇于擔當的精神,切實做到“小官大當”。
“官”小責任不能小。習近平總書記說,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一直難改“權大責小”的處境,基層政府、村委會在權責嚴重不對等的情況下往往充當著全能政府的角色,“有事找政府”,作為“神經末梢”不能因為權力小就對不好管、不能管、不該管的事情推諉扯皮,這樣冷的是我們群眾的心,拉開的是黨和百姓的距離。只有時時把責任牢記在心中,才能活出出彩的人生和干出不凡的業績。
“官”小胸懷不能小。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在大建設、大開發的背景下,基層干部沖在征地拆遷、土地流轉、各項改革措施具體落實的第一線,直接面對群眾,有時為了完成工作任務不得不犧牲群眾的利益,無形中成了百姓心中的“匪人”,并且由于各種工作任務的疊加,加之能力、方法、態度及各種利益堆積等因素,造成具體工作推進乏力,進展不暢,又成為了上級眼中的“滑人”。基層干部處于“上級責怪、群眾反感”的“兩頭不是人”的境地,更要有大胸懷大氣量,才能真正成為上級組織和群眾之間密切聯系、加深感情的橋梁和紐帶
“官”小能力不能小。古人云: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身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大到一項宏觀政策,小到一件集體事項,最后的落腳點都是在基層的落實上。基層干部能力的大小直接決定了政策方針落實的好壞,有過硬的本領才能準確研判各種復雜形勢,切中要害地解決問題。只有基層干部在具體落實中把工作做實、做深、做細,確保取得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成果,才能真正達到固本強基的目的,我們的事業也才能繁榮興旺。
總而言之,基層干部“小”官也要有大眼光、大擔當,官小事業不能小。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