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產量巨大,銷路順暢,鮮有農民豐收之后找不到賣家而造成農產品滯銷的情況,這主要得益于美國有一套以農村合作社為核心的供應鏈,還有農業協會提供服務、政府給與扶持、各種組織管理協助,多種措施大幅提升了農產品流通效率。
美國農業合作社
美國農業合作社類似于中國的農業供銷合作社,是一個集生產、營銷、融資和倉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組織。
美國艾奧瓦州農民格蘭特?金伯利告訴記者,與專營農產品批發零售差價的中間商不同,合作社是一種互助性質的企業,農民也是農業合作社的股東成員,股份與業務量呈正比。這種性質保證了運營成本會降至最低,且運營利潤也會作為股息返還農民。
農業合作社對中小農戶意義更大,這些農民往往缺乏倉儲能力和運輸能力,在秋收后需及時將農產品送至臨近合作社倉庫,合作社再將農產品整合打包出售,在市場上獲得更強議價能力。
農業合作社掌握當地多年產銷數據,在需求方面統一與食品加工廠、超市、餐館甚至國外進口商洽談供貨協議,減少了食品供應鏈的不必要環節。此外,農業合作社具有強大運輸能力,在本地市場飽和情況下,可幫助農民將產品銷往海外。
此外農業合作社還對會員提供融資服務。與商業銀行相比,美國農業合作社利率并沒有明顯優勢,但其獨特之處在于實行股東機制。比如,2011年美國農業合作社信貸凈收入達39億美元,向股東返還利潤9.03億美元。
當然,合作社并非美國農民唯一營銷渠道,農戶可選擇將農產品直接賣給終端用戶,獲得更高收益。不過,在市場不景氣時,合作社就顯現出作用。正是有了合作社這個保底選擇,農戶才有更多精力開發終端用戶。
美國農業協會
美國各行各業都有協會,為會員提供營銷、科研和公關等多項服務。農業行業協會的營銷與合作社不同,合作社營銷的是產品,農業協會主要負責售前與售后服務,如在海內外設立出口代表處,幫助進口商了解當地農產品情況和提供法律與金融咨詢服務。
科研方面,行業協會內聘有技術專家,負責收集會員農民在生產實踐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然后與公共機構和私人研究機構合作,比如針對大豆病蟲害做專項研究等,科研經費由行業協會負責。
公關主要是幫助農場主在州政府和聯邦政府開展游說活動,將農場主擰成一股繩,形成政治力量,影響政府糧食政策的制定。
在艾奧瓦州大豆協會兼職的金伯利說,當地大豆農民如想參與行業協會,需繳納銷售收入的0.5%作為會費。這筆錢一半交給艾奧瓦州大豆協會,另一半交給全美大豆協會。
防患滯銷的其他渠道
美國還有許多小型農場,種植品種多、產量小。這些農場主往往在政府扶持的農民市場銷售。農民市場類似于中國的早市,一般周六或周日運營,當局征收極少管理費。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美國目前共有7864家農民市場。
艾奧瓦州有機果蔬農場主喬林奇告訴記者,他的農場僅有2.5英畝,種植10多種果蔬和調味品,由于每種農產品的供貨量太小,無法與超市建立長期穩定的供貨關系,而當地社區每周日上午的農貿市場提供了重要營銷機會。
在政府層面,為解決供需信息不對稱問題,美國農業部農業營銷服務局會在網站上提供各州詳盡的農產品價格跟蹤報告,方便農民了解農價走勢。此外,農業營銷服務局還為農產品提供分級服務,相當于一種品牌認證。
美國還有許多專供當地社區的生態農場。以馬里蘭州為例,一家名為切薩皮克灣基金會的非政府組織管理著一處有機農場,占地約285英畝。這個有機農場以放養方式發展畜牧業,以天然方式發展種植業,絕不使用飼料、化肥和殺蟲劑。
與其他有機農場不同的是,這家農場實行會員制,為當地社區的300戶會員家庭服務。每戶會員家庭每周可按配額獲取農產品,每年可取26周。除滿足會員之需外,農場還把富余農產品捐贈貧困家庭,或以“工作換食品”的形式補償給忙季幫工的人。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一畝田農業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