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3日電 國務院扶貧辦新聞發言人、政策法規司司長蘇國霞表示,有的地方出現了另一個傾向,不是想花大功夫來幫助窮人靠自己的努力脫貧,而是算一算大概給他補到多少錢就可以脫貧了。“我們擔心他們一保了之、一脫了之,再也不幫助他們了。”(新華網)
扶貧工作作為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在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如何實現貧困戶如期脫貧,這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艱巨任務,更需要長期努力。一些領導干部只把扶貧工作當做一項任務,看到脫貧攻堅戰進入倒計時,為了完成任務,就急急忙忙組織開會、算一算大概給補到多少錢貧困戶就可以脫貧了,敷衍了事,之后就對貧困戶不聞不問。不做比較辛苦、比較艱難的幫助窮人培養能力的工作,使扶貧工作流于形式。這種做法只是表面上完成了政治任務,并沒有使貧困的困難得到實際解決,而且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群眾不歡迎、社會不贊成。
扶貧,最根本的也就是“扶人”,要讓老百姓參與其中,他們才是主角。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就單純地拿錢完事。一味送錢只會增漲老百姓的惰性,這無疑會形成一個巨大的洞,不僅不能把貧窮的根徹底拔除,還會使其滋生出“等靠要”思想,將必將會嚴重影響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整體步伐,后患無窮。
扶貧的目的不是為了一時富,而是讓百姓真富,持久富。這就要求,扶貧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資金扶貧、項目扶貧等“質扶”層次上,更需要在“智扶”上下功夫。“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智扶”就需要把“打漁”技巧變為“打漁+ing”技巧,要不斷的通過培訓教育讓群眾的“腦袋富起來”,提升群眾適應發展、創新發展的能力,讓群眾根據自身實際選擇發展項目,讓扶貧項目切實成為受群眾追捧的“星項目”。
各部門只有密切配合,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真正做到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認可。
作者單位:梓潼縣白云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