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湖北漢川市委書記、市長等一批黨政領導干部被約談、問責的報道在網上被曝光。該事件在當地黨員干部中引發了強烈震動,說明國家正在逐漸提高對環境污染問題進行監管,這種被約談、問責的監管方式是值得在全國范圍內推崇的。(新浪網 2016年12月8日)
黨的十七大報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生態文明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該市市委書記、市長等一批黨政領導干部被約談、問責事件意味著漢川成為又一個因環保問題被約談、問責主要領導的典型城市。然而,對于環境污染,只是采取約談問責的措施是遠遠不夠的。
作為一個地方父母官,應當造福一方,狠抓地方經濟建設。發展工業經濟對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成效顯著,政府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GDP經濟指標任務,就難免不能做到統籌兼顧,出現了盲目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來追求經濟指標的問題。如果貿然進行整改,會對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出現經濟下滑的風險。因此一些地方政府不敢冒風險進行整改。但以這樣的舉措去換取對“綠水青山”的保護,在筆者看來是得不償失的。
各級黨委政府以及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污染環境的項目進行監管,同時政府、行業等主管部門也要多關心企業,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協調,了解企業的難處,幫助對存在有環境污染隱患的企業及時進行調整,使他們轉型為綠色環保型企業進行生產,減少企業損失,這樣政府不僅能夠完成目標任務,而且可以壯大企業自身力量,為地方經濟發展奠定基石。各級黨委政府等各部門領導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要一味追求政績而盲目實施破壞生態環境的工程,從而對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被約談問責的黨政領導干部類似這樣的事件,在其他地區也不乏出現,該約談問責制度的執行,提高了我黨政策的執行力。如果全國各地能夠引以為戒,加強政府引導,對企業監管到位,我相信一定能夠守護好一方“綠水青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