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校各種學術會議又遍地開花,繁盛起來。一場場學術研討、一串串成果發布、一個個學會成立,名家大腕兒應邀不迭,普通老師也忙得團團轉。不少人感嘆“每天都是會啊!”
本來,學術界人士召開會議,切磋學術,交流思想,展示成果,是正當的,有些也是必需的。這其中有不少是完全以學術立會,成效良好。然而,此類的會議太密集了,大家都趕著趟兒地做這個,實在有一些問題。個中就里,業內人士也都心知肚明。
有些學術會議的舉辦并不是真正為學術研究,只是一種符號盛宴的戲演:看,我們又開了個高級別的學術會議,來了不少大家,又成立了個學術分會,獲得了某個學會的職銜,拿到了個什么級別的獎勵。這些個名號與職銜,成了一些會議追求的目標。當然,目標成果主要落在各種“長”們那里了,因為只有“長”們才能操辦起來這種級別的學術會議。更有甚者,有些個學術會議直接就是找噱頭用錢,拉關系而已。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高校對教師們科研成果與學術水平的評價,以及各種各樣計劃“人才”獎勵人員的遴選,都用上了“課題的級別”“獲獎的級別”“論文的級別”“學會頭銜的級別”“會議報告的級別”做標準。經營圈子,做符號,總是回報豐厚,成效卓著。有些學術會議即是其生產方式之一。
高校已經不能承受如此的會議之繁盛。因為名銜、權力、關系、地位的張力已經在擠壓真正的教育與科研生長的空間。老師們忙會的多了,用心講課的就少了。傾聽一下大學生、研究生們的郁悶和焦慮,就能夠感知到這些。會議演出的符號盛宴并不表明學術研究的繁榮。學術需要安寧、潛心與冷靜,需要長期積累,在不斷地設計、實驗、反思和批判中來完成對真理的發現和對知識的創造。
真正的學術交流,并不需要這么多的學術會議,多半的研討可以采用沙龍、講座、座談等簡樸的形式。這樣既認真,又省錢,交流還充分,豈不更好?至于科研經費,有控制權的“長”們用不了,可以分給無權勢的小學者們用,或者分給民工級的研究人員用,照顧一下他們做學術的窘境,也不失為一個好去處。當然,實在沒有用完,上交國家才是正當的。
少些形式主義的會議盛宴,擯棄做符號的游戲,讓學術研究回歸本位,讓老師們安心教學吧。當然,這樣還需要管理層在制定教育與學術評價標準上更加務實、專業,引導老師們面對真正的業務與學術世界,不馳騖于名銜,不抱著權力的尾巴跳舞。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網-強國社區-新聞論壇 2016-12-2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