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2016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共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259起,處理302人,處分276人,移送司法機關23人,其中查處扶貧領域問題41起處理47人。嚴肅處理違反紀律、失職失責及不作為、亂作為的基層黨員干部,全區共處分鄉科級及一般干部547人,同比增長67.7%;處分農村黨員干部437人,增長41.9%。(人民網北京2月27日電)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要不斷取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成效。這一組組扎扎實實的數據,以及數據背后一個個活生生的事實,有力印證并支撐著“新的重大成效”。從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的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查出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例來看,侵害群眾利益、扶貧領域、違反紀律、失職失責及不作為、亂作為等等,這些都是督辦事項,透視這259多起問題,我們從中不難發現一些新的動向,即各地各部門對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抓得越來越嚴、越來越細。因此,那些心存僥幸、仍舊執迷不悟的官員,是時候醒醒了。
據悉,2016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紀委再次開展整治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行動,建立問題清單、逐月對賬銷號、跟蹤督查督辦、領導包抓落實、開展工作巡察等五項工作制度,確定5個縣(市)為重點督辦地區,農資直補、扶貧救濟、移民安置、農村低保4個方面為重點督辦領域,鄉鎮和村兩級干部為重點督辦對象,精準亮劍、懲治“蠅貪”。
“蠅貪”往往都是發生在群眾身邊,如:騙取拆遷補償款、冒領糧食補貼、套取農業保險補償款等一系列問題,這始終是反腐工作的重點。“蠅貪”危害不容忽視,他損害的是群眾最直接的利益,腐蝕的是黨執政大廈的基石。“蠅貪”如同蟻穴,數量多,破壞大,滅“蟻”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清除干凈,需要形成新常態,長期堅持,久久為功。如何杜絕“蠅貪”?筆者認為:隨著反腐不斷深入,拍蒼蠅、挖蛀蟲,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不僅需要相關管理政策的完善,更重要是持之以恒從制度上、細微處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