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扶貧領域微腐敗更要零容忍

[ 作者:黃燕霞?魏千翔?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22 錄入:19 ]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微腐敗’也可能成為‘大禍害’,它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決整治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保障。”

2014年1月,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嚴厲懲治腐敗,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并在工作任務中明確要求“整治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風”。2015年1月,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工作報告明確強調,加大對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2016年1月,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工作報告專門將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列為年度重點工作之一,強調切實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2017年1月,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工作報告再次對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出部署。

任何腐敗都不能容忍。扶貧領域的腐敗尤為不能容忍。腐敗分子向扶貧資金伸手、向扶貧物資伸手,傷害了群眾的感情,損害的是貧困地區群眾的切身利益,危害之深,影響之惡劣,要求我們必須利劍高懸,對膽敢向扶貧資金伸手者決不客氣,做到對扶貧領域“微腐敗”問題“零容忍”,切實把黨的政策真正落實到貧困群眾身上。

整治扶貧領域的腐敗,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強紀律保證。筆者認為:產生扶貧領域“微腐敗”的主要原因有3點,一是不能較好的執行民主集中制。在議事決策階段不能較好的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涉及資金、項目實施、經費支出等工作不經集體研究決定,就是主要領導幾個人說了算,甚至利用監管上的薄弱環節,設法規避制度約束和監督,設“小金庫”,套取資金。二是一些黨員干部法紀意識淡薄。在其位不謀其政,忘了初心,不為群眾謀福址,把權力或職務當成個人發財、謀利的工具,對黨紀國法置若罔聞,鋌而走險,終“違紀”“破法”,走上了“不歸路”。三是主體責任和監督制約缺失。相關行業部門、鄉鎮及村級財務制度、公開制度不健全、不徹底、不透明、不全面,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或村委會主任一人獨攬,隨意性大,權力過于集中,再加上監督不到位,更加縱容了基層干部貪污腐敗行為。權力失去監督,必然出現腐敗。

為此,筆者認為,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治理農村基層干部微腐敗問題,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要從強化組織建設、壓力傳導、教育引導、監督制約和紀律審查等五個方面發力,著力構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反腐敗長效機制。

強化組織建設。要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尤其是村級組織建設,選好配強村級“兩委”班子,充分發揮村黨總支(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強化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增強民主法制意識,健全完善村“兩委”民主決策、議事制度,抓細抓實“四議兩公開”工作。

強化壓力傳導。對責任內容清單化、具體化,使各責任主體明白要做什么。重點要督促各級黨組織履行好從嚴管黨治黨責任,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用紀律管住全體黨員。

強化教育引導。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常態化,經常開展黨章黨規和法律法規學習教育,要強化法紀教育,增強法紀意識,督促基層干部學法懂法、知法守法,學紀明紀、曉紀護紀,筑牢防火墻,拉起警戒線,讓基層干部清楚底線,知曉紅線,不犯或少犯錯誤。

強化監督制約。要促進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縣、鄉、村要運用好五級聯動暢通群眾訴求、民生資金監管、脫貧攻堅惠民政策落實和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公開監督等平臺,加大“三公開”力度,把群眾關心的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民生資金發放、“三資”管理等情況,全面、及時公開,接受群眾監督,進一步保障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和管理權。

強化紀律審查。懲治是最大的震懾力。堅持零容忍、無禁區、全覆蓋,對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絕不姑息。特別要突出脫貧攻堅主戰場這個重點地區、基層干部這個重點人群、資金管理和使用這個重點問題,扎實推進反映扶貧領域涉嫌違紀問題信訪舉報督辦工作。

作者:滄源自治縣紀委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夜夜38亚洲综合网 | 日本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 久久精品国产字幕高潮 | 在线播放极品女神被高潮 | 日韩中文免费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