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面大、生態環境破壞、消極腐敗時有發生……”等問題“考驗”著深居內陸甘肅的發展,并成為甘肅未來五年為之努力的“奮斗目標”:貧困縣全部摘帽、筑牢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斗爭。(5月22日中國新聞網)。
脫貧攻堅本意是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政策設定本身是好的,然而在實際中,
截留脫貧款、脫貧數據造假,卻讓好政策沒有發揮出好效力,甚至還變了味。
在攻堅脫貧政策的實施過程中,一些腐敗分子利用手中的“權”,偷梁換柱,完全扭曲了這一項惠民政策的出發點。在脫貧攻堅中,為了追求政績,壓縮脫貧時間,層層加碼、急躁冒進和數字脫貧、假脫貧、“被脫貧”等官僚、形式主義現象。同時,部分黨員干部更是“緊盯”脫貧款,造成了廉潔風險高,不正之風和消極腐敗現象時有發生。
政策的設定只是一個起點,而重在落實,缺乏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的脫貧攻堅和嚴查嚴懲腐敗案的方式,只能是“擺花架子”。脫貧攻堅不能流于形式,而要切實予以落實,就要堵住問題來源,規范當前制度、細化可行性方案,例如要完善精準識別和建檔立卡動態管理機制,分類施策,提高脫貧質量和穩定性。同時,要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和制度防線,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讓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
一言以蔽之,在攻堅脫貧的道路上,不僅要以“慢工出細活”和“繡花式縝密”幫扶的心態,以全面建成小康為標準,通過促生產發展,全面落實脫貧政策和措施,確保脫貧徹底不反彈,形成有力保障。同時也要把伸向脫貧項目款項的黑手揪出來,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加大追逃追贓工作力度,決不讓腐敗分子有藏身之處。所以,脫貧與反腐要并存,不僅要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更要結合脫貧生態反腐新方向、新要求,創新方式,把腐敗扼殺在萌芽狀態,運用“四種形態”讓黨員干部思想統一,行動一致,切實履行好本質工作。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青片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