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審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會議指出,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度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遵循。同年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這一戰略的目標任務則得到了進一步明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在中國城市化取得舉世矚目巨大成就之際,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實為水到渠成。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一個新的重大判斷。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樣的變化,既充分體現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跨越式成就,也意味著新問題的凸顯。而種種新問題,在中國的農村暴露得尤為突出。土地的棄荒、鄉村的空心化乃至黑惡勢力對鄉村基層的滲透,讓人觸目驚心。
正因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鄉村最為突出,要解決好這一問題,就必須深入思考中國鄉村的地位,必須更加重視鄉村,讓鄉村盡快跟上國家發展步伐。
今天的鄉村振興,不是僅僅著眼于抓經濟的一時權益之計,而是以農村經濟發展為基礎,包括農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態等在內的鄉村發展水平的整體性提升,是一種鄉村全面的振興,代表著國家的戰略。以這個角度審視《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可以發現立足于“全面”和“長遠”、宏觀微觀兼具正是其鮮明的特色。
對照這份規劃,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將業已明確的政策措施逐一細化落實,是今后一段時期三農工作的核心任務。
目標遠大,事務繁細,對此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和細致。但就提綱絜領而言,實施鄉村振興應該緊盯三大要點:一是要破除體制障礙,二是要培育新型農民,三是要完善基層治理。
只有破除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通過改革提高公共服務效能,才能吸引和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戰略,也才會最大限度地釋放出鄉村的活力。
之所以需要重視新型農民的培育,是因為在鄉村振興背景之下,農民不能再滿足于傳統的自給自足和自家的發財致富。如何利用新技術、新方法,并遵循市場需求使農產品成功商品化,在實現自身增收的同時在特定區域還具備一定的產業帶動作用,這是鄉村振興對新型農民的必然要求。
把好的政策推行下去,讓廣大農民和投身鄉村振興的各界力量盡展其才,完善基層治理至關重要。近年來,在一些鄉村發生了貪腐大案,一些黑惡勢力與宗族勢力相互勾結向鄉村滲透,種種怪象的背后是基層治理的乏力。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依法加大對農村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滲透活動打擊力度”,“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加大基層小微權力腐敗懲處力度。嚴厲整治惠農補貼、集體資產管理、土地征收等領域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無疑都是因應現實的正確措施,關鍵在于如何進一步落實。
從戰略之提出到現在制訂規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邁出了實質性步伐。經由頂層設計,通過規劃的精心擘畫,再輔以社會各界的群策群力,相信鄉村振興的美麗愿景并不遙遠。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時代周報 2018-06-05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