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號文件給互聯網金融圈打了一針“興奮劑”,文件強調要用發展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提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首次提出“引導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在農村規范發展”的要求。
政府引導民營金融機構進入這片新大陸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征信數據缺失、消費觀念保守、缺乏誠信意識。傳統金融機構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交給互聯網金融同樣難以解決。
與銀行機構不同的是,互聯網金融愿意通過創新和加強風控能力,通過一筆一筆的業務慢慢積累市場經驗和數據,面對問題互聯網金融機構沒有選擇“避而不答”。互金進入縣域農村確實是解決“三農”問題一種方法,也有倒逼傳統金融機構創新的味道:農村金融市場長期無人競爭,導致銀行等機構創新動力不足。
民間資本對于農村金融市場也是同樣的態度,并且用實際行動支持進軍縣域農村金融市場的企業:近日,深耕縣域消費金融市場企業——樂馳金服獲得幾千萬A輪融資。
樂馳金服是首家在縣域農村開展消費分期業務的新型企業,該公司在陜西、河北、山東、安徽、河南、浙江等省設立多家實體門店開展小額消費分期業務,在縣域農村已推出的分期產品主要為三大品類:汽車消費分期、手機消費分期和家電消費分期。
通過大力推廣消費分期滲透金融服務市場,使農村群體逐漸接受提前消費的觀念。農村的金融需求主體是農戶和農村企業,消費金融是針對個人消費開展的信貸服務,它的特點是小額、分散,因此風險相對較小。由于資金不經手借款人,只用于商品消費,因此借款意圖非常明確,大大降低了業務風險,是非常優質的資產。樂馳金服在業務類型選擇上是比較安全的,并且進入的時機較早,在資產端的布局可說前瞻和安全同時具備。
農村金融的問題除了其脆弱的本質,還有傳統觀念一時間不能瓦解。農村居民喜歡儲蓄與其生活福利待遇、醫療、喪嫁病等等高額的消費有關。從這方面來說,需要政策在縣域地區做出相關調整。
互聯網金融再次顛覆傳統的機會來了,5年內,互聯網金融在農村實現高速發展則完全歸功于金融市場開放,這一時期也許不會那么順利,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要積累了經驗和數據,做好風控工作,任何金融業務對于新型金融企業來說都不是什么難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全球財經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