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從“城會玩”到“農會玩”
——要幫返鄉“新農人”跨過三道坎
現實中農村對“新農人”的認同缺失,反映出當前農業創業遭遇的多重尷尬。只有從資金、科技、市場等多個角度引導“新農人”,讓他們玩轉現代農業,讓農業更有競爭力,讓農民這一職業更加體面,形成強烈、普遍、持久的向心力與吸引力。
20年前,羅強不顧父親反對,離開農村進城打工,父親三年未與他聯系。因為父親希望他能通過讀書進入城市,而不是打工。20年后,在羅強成為一名“城里人”后,攜妻帶女返鄉,準備當個“新型農民”時,父親再次被激怒,堅持要分家斷絕關系:“離開農村,做一個城市人,才是成功。”最近媒體報道這一對父子的故事頗引人思考。
沒有人不想過更好的生活。在羅強和他父親身上,既是兩代人對于價值追求的碰撞與交鋒,也是對于城鄉身份認同的差異和分歧,突出反映了城鎮化背景下解決“誰來種地”這一問題的困境。像羅強父親這樣的觀念,代表了大多數普通農民的看法。對于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來說,他們最了解農業生產的艱辛,也最了解農村生活的疾苦,他們不愿自己的子女在城市扎穩腳跟后又回鄉務農,這樣的決策,他們很難接受。因為在他們內心深處覺得務農不如在城市生活“高大上”。能在城市里“坐辦公室享清福”,為什么要回農村跟泥土打交道呢?另一方面,在他們看來,在城市游刃有余的后輩,也未必能玩得轉農業。
而在城市生活的人的眼中,“新農人”是一個新鮮的、充滿機會和活力的概念。他們很容易看到利用現代手段改造提升農業的潛力,也更能夠捕捉轉瞬即逝的市場機會。但是,也可能對返鄉務農面臨的困難估計不足。
隨著上一輩農民的老去和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到城市就業生活,未來農業生產主體必定要重點依靠新型職業農民。今年“兩會”期間,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農村的地誰來種、怎么種的問題,要靠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把科技、機械、現代因素融入進去,發展現代農業來解決。”
盡管現實中不乏“新農人”返鄉創業的成功案例,但是正如羅強父親的反對意見一樣,農村對“新農人”的認同缺失,反映出農業創業遭遇的多重尷尬。作為老一輩人,羅強父親的態度自有他們的智慧。我們看待“新農人”返鄉創業,不能只看到他們光鮮亮麗的一面,而是更應該看到他們農村創業的勇氣和艱辛,而且要注意到“新農人”返鄉創業可能出現水土不服。這也提醒我們,要為“新農人”返鄉創業提供各種支持,幫助他們跨過現實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坎,打消老輩們的疑慮。
首先,要幫他們跨過資金坎。農業經營周期性長,所需資金量大。很多“新農人”第一筆啟動資金沒有問題,但是往往之后的持續經營面臨在土地租金、勞動成本等多方面資金缺口。要幫助“新農人”跨過資金坎,就要完善農村農業基礎設施,減少在這方面的支出,同時創新農村金融服務產品,在“新農人”面臨資金缺口時提供及時充足的資金支持。
其次,要幫他們跨過科技坎。“新農人”能否取得創業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在改造傳統農業上的具體實踐。能不能采用產量更高的新品種,能不能更多采用節本增效的新技術,能不能促進農機與農藝更好融合,攻克這些現實挑戰,“新農人”才能區別于傳統農民。在這方面,既需要加強針對不同地區特色種養業的現代農業裝備的研發,更要提高整個產業鏈的科技貢獻率,大力推廣農業物聯網、互聯網等應用技術。只有不斷減輕農業勞作的辛苦程度,才能讓人覺得農業也可以高大上。
第三,要幫他們跨過市場坎。盡管“新農人”的市場意識可能比普通農民更敏感一些,但是在流通經營、產品營銷和品牌培育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如果生產出來的產品,跟普通農產品一樣賣不上好價錢,恐怕也不能得到老百姓更多認同。“新農人”要更會與市場打交道,利用市場把自身做大做強,同時引領所在區域農業產業升級壯大。市場認可,也能轉換成農村的社會認同。
“新農人”的鄉土社會認同,必須建立在實打實的成績之上。只有從資金、科技、市場等多個角度引導“新農人”,讓他們玩轉現代農業,讓農業更有競爭力,讓農民這一職業更加體面,形成強烈、普遍、持久的向心力與吸引力,“新農人”才能獲得越來越多的鄉土社會認同。
發展現代農業,需要更多“羅強”。我們要為羅強這樣的人點贊,更要為“羅強們”返鄉務農創造更好的條件,幫助他們跨過現代農業生產的各種坎。當越來越多的“羅強”挑起現代農業生產的大梁,中國農業才更有希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重農評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