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借款難,是個不爭的事實。由于人手不足,成本高,借貸金額小,利潤低,農戶缺乏授信記錄而難以控制風險等諸多原因,大多數金融機構不愿意去農村設置網點。即使有網點,也由于農戶借款周期長,季節性強,金融業務量不夠等原因,導致這些網點入不敷出。
記者最近調查發現,國內許多農村的金融機構網點呈收縮態勢。別說ATM自動取款機難覓蹤影,就連最基本的攬儲放貸的網點也屈指可數。農民存錢取錢匯款,多數都要專程去趟縣城甚至是市里,往返將近一整天的時間,耗時費力,極為不便。
湖北恩施的一位農民告訴記者,他常年在外打工,每次回家過年,因為鄉里沒金融網點可以存錢,只能把錢藏在床底下。正月走親戚時,不敢全家出去團聚,總得專門留一個人看家。如果遇到買農資、添置房產、婚喪嫁娶急需用錢的時候,他們就更發愁了,只能靠從親朋好友處借錢來應急,實在不行就去借高利貸,高達3分甚至5分的利息,令本就手頭拮據的農戶們雪上加霜。
一直專注于深耕農村金融、協助各地政府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圳前海壹號錢莊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全面加快了打通農村金融“最后一公里”的進程。公司CEO郭緒峰表示,未來將在全國培養超過400萬名“‘三農’移動金融專家”,渠道直接下沉到村一級,真正助力每一位信譽優良的農戶獲得資本支持,幫助更多的農戶擴大生產,鼓勵返鄉創業,并由此減少農村的留守問題,帶動農村的儲蓄、稅收和資金流轉,讓整個農村金融進入健康的循環狀態。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