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從來就沒有什么互聯網農業

[ 作者:大吃益驚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18 錄入:吳玲香 ]

很多人說,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催生了不一樣的企業和經濟;之前的企業,被冠之以"傳統企業"的美譽,似乎只有完全以用戶為中心的互聯網人才能拯救"傳統企業"日漸衰落的命運。

蘋果顛覆了手機行業,阿里顛覆了零售行業,滴滴顛覆了打車行業......一個個新興的互聯網企業,揮舞著風險投資的鈔票,紛紛吶喊著改變世界。

農業,確實那個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行業。它古老,陳舊,散發著泥土的氣息。有人說這種氣息是一種清香,但任誰也不得不承認,農業的清香中,并不帶著哪怕一絲的高雅。

田埂上農民褲管上的泥,訴說著農業的辛苦和緩慢。這種緩慢,與農民褲兜里的那臺智能手機,以及它通過移動互聯網所連接的一切,看起來似乎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打著改變世界的大旗,互聯網人志在消滅這種格格不入。他們眼看著電子商務改變了3C、服裝、圖書等等行業的流通格局,眼看著農業是剩余的最后一塊凈土;他們覺得農業是電子商務可以改變、也應該改變的落后生產力。

所以他們來了。

嘗到了田間地頭的成熟果實的曼妙滋味。

也嘗到了頭破血流的苦辣辛酸。

互聯網這顆靈丹妙藥,遇上農業,似乎突然就不靈了。怎么會這樣?

因為互聯網并沒有改變什么。農業行業的不合理之處,依然延續。無數農業行業的從業者,除了將農產品電商當做一個出貨的渠道,并沒有對自己的業務有更深刻的反省。

農民依然沒有知識,對自己從事一生的行業并無深入了解;經銷商依然把“賣貨”放在了自己工作最重要的位置,為了獲得渠道的青睞日夜操勞,卻很少考慮最終消費者的需求;而可憐的消費者,早已身居都市、遠離鄉土,往往五谷不分而渾然不知農產品天然的滋味,于是被蒙在鼓里,享受著越來越難以下咽的消費升級。

這些景象,其實在比農業發展更快的制造業里,早就出現過。這些言語,早在2000年,就被吳曉波老師寫在《大敗局》的序言里:

導致中國許多草創型的企業家被“集體淘汰”的原因有很多。而通過對眾多失敗案例的剖析,我們發現其中最為致命的是:中國許多企業家的體內潛伏和滋生著一種共同的“失敗基因”。

……

一、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關懷意識

這些企業家中的絕大多數就他們的個人品質和道德而言算得上是無可挑剔的,甚至律己之嚴達到了苛刻的地步。……

可是,當我們考察其市場行為的時候,我們又看到另一番景象。他們對民眾智商嫉妒蔑視,在營銷和推廣上無不夸大其詞,隨心所欲;他們對市場游戲規則十分漠然,對待競爭對手冷酷無情,兵行詭異。而我們的公眾輿論和社會集體意識又有著一種根深蒂固的“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考量標準,對那些取得輝煌市場業績的企業家往往無意于追究其過程的道德性,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長了企業家們的功利意識。這一現象,幾乎成為阻礙中國許多新生代企業家真正走向成熟的最致命的痼疾。

……這種種的蔑視、漠然和淡薄,最終必定會傷害到企業家自身和他們的事業。

二、普遍缺乏對規律和秩序的尊重

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以“不按牌理出牌的人”為榜樣。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牌理”是為蕓蕓眾生而設的,天才如我,豈為此限。于是天馬行空,百無禁忌。豈不知,如果人人都不按牌理出牌,那么還要牌理干什么?一個老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人,還有誰愿意跟他玩牌?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人,他所獲取的超額利潤,其實是以傷害大多數按牌理出牌的人的利益為前提的,是通過以破壞市場秩序為策略而亂中取勝。于是,在很多企業家兵敗落難之際,往往是冷眼旁觀者多,挺身救險者少;落井下石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冷嘲熱諷者多,同情憐惜者少,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普遍缺乏系統的職業精神

一個真正的“企業家經濟”應該具有三個基本的特征:一是該國擁有量大面廣的中型現代企業,它們以蓬勃的生命力成為這個國家經濟進步的孵化器和推動力;二是管理成為一門技術被廣泛地應用,由此出現了一個具有職業精神的專業型經理人階層;三是在經濟生態圈中形成了一個成熟而健康的經濟道德秩序。

……中國企業家要真正成為這個社會和時代的主流力量,那么首先必須完成的一項工作——一項比技術升級、管理創新乃至種種超前的經營理念更為關鍵的工作,是塑造中國企業家的職業精神和重建中國企業的道德秩序。

以上這段文字,成文于16年前。如今讀來,字字珠璣,似乎正在批評中國農業的種種亂象。我們農業人,一味的迎合自己客戶的需求,罔顧消費者對美好食物的追求;凡農產品,皆以“好看+便宜”為判斷好壞的標準。

如此,便種出了碩大而寡淡無味的西紅柿,便生產了堅硬而永遠都放不熟的獼猴桃,便集中資源研發了“皮黃肉不熟”的香蕉催熟技術,便用激素催生出了上市更早但卻味苦生澀的甜瓜。

農業的從業者,就是這樣鄙視消費者的智商,以為消費者不會選擇優質的農產品,以為消費者只配吃到這樣的糟粕,以為消費者會永遠的這樣上當受騙下去。

農業是投資回報周期最長的行業之一,可又是從業者素質最低、目光最短淺的行業之一。

只要這一季賺到錢,哪管它明年的收成能否賣出去!

好在有了互聯網,世道變了。

消費者可以買到商品之后,在頁面上評價了;消費者可以買到農產品之后,因為難吃而退貨甚至差評了;消費者終于享有了應該享有的權利。

但這本不應與互聯網有任何關系;

因為消費者從來就應享有這樣的權利。

要滿足消費者的這一權利,僅僅農產品電商這一個點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我們農業上下游的全產業鏈進行整體的調整和配合。借用我的老師、原京東政策研究室主任張建設的言語:

任何做橫斷面業務的互聯網農業項目都是偽命題。

正如消費者的權利一樣,產業互聯網化的下一步發展也不再屬于純互聯網公司。

出租車,是人們“衣食住行”中“行”這個行當的一部分;在整個第三產業中,出租車行業只是很小的一個版塊。自從滴滴合并掉uber中國的那一刻起,標識著互聯網行業滲透產業的力不從心——

滴滴僅僅改變了一二線城市的出租車行業,已然需要BAT三家聯合投資。

而中國的整個農業行業,其體量之大遠遠甚于出租車,這樣規模的產業升級,又怎么可能是純互聯網人能完成的任務?

這是需要所有農業人一起完成的任務,只要我們農業人向互聯網人一樣思考問題——

完全以用戶體驗為中心。

我們將消費者的權利交還給他們;我們真心的幫助消費者吃到他們內心里想吃的食物;我們改進自己的產業鏈技術;我們使用高品質的碳基營養有機肥料;我們使用對環境友好、對消費者身體安全的生物源農藥;我們使用按質定價的價格策略;我們使用穩定安全的保鮮技術;我們選擇有效而不浪費的減損包裝設計;我們采用提高產品品質的種植管理方式;我們控制成本,不要把農產品做成奢侈品,違背經濟規律做生意……

我們使用一切能想到的辦法,生產出消費者需要的那種農產品——

安全、好吃、不太貴!

如此,我們讓這個古老的行業,借著互聯網的東風而飛躍。

最終,無論線上線下,都充滿了消費者愛吃的食物。因為互聯網只是能幫助我們做到我們本來就應該做到的事情。

到那時,產業鏈里到處都是互聯網,就好像如今我們完全聽不到那個企業要完成“IT化轉型”一樣。

所有企業都是IT的,所有企業都會是互聯網的;所有人都在做互聯網農業,所有人都飛躍了曾經的“傳統”,就如同從來就沒有什么互聯網農業。

是為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今日頭條(頭條號/大吃益驚)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中文高清一 | 亚洲日韩欧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 | 天天看天天在线精品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豆 | 欧美精品高清一区二区蜜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