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27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陳錫文今天在2017中國農業發展新年論壇上表示,要扎實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方面創新,重點并不在于地理上的“規模經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細化和落實承包土地“三權分置”辦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陳錫文表示,“三權分置”的明確,能在很大程度上破解農民此前的憂慮,“過去很多農民確實害怕,一怕流轉時間長拿不回來怎么辦。二怕包給人家東西蠻不講理,取不回來了怎么辦?現在三權分離后,進一步在法律、制度上規范,通過土地確權的問題辦證,通過修訂法律,通過修訂政策,落實中央提出的長久不變。再加上三權分置,土地流轉的局面會變得更好。”
農業部數據顯示,全國農村經營土地面積5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有350萬戶,平均每戶經營一百畝土地。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這個規模仍不算高。陳錫文指出,追求“規模經營”,重點并不在地理意義上。“至少要有兩種規模經營,同時也要重視兩種經營主體。一種是努力地在自己經營的土地上提供農產品經營主體,需要良種、需要栽種技術、需要各種各樣讓它能提供產品的技術。而現在更多地出現另外一方面技術,主要貢獻是給提供產品的農戶提供技術服務。這表明社會化服務正在走向專業化。經營體制的創新應當有更開闊的思路,應當更多地總結基層農民的經驗。”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央廣網 2016-12-2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