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一號文件再強調,農藥未來到底應該怎么用
導讀: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質量興農”,強調綠色發展要突出一個“綠”字,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唐仁健表示,我們要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實行有機肥替代化肥的試點。要從加強產地環境保護和源頭治理入手,深入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
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再倡導農業綠色發展理念,加之近年來由于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的恐慌日漸提升,將農藥妖魔化的聲音甚囂塵上,不少農民因此蒙受損失、無奈躺槍。
那么,農藥到底應該如何科學使用?農產品安全又該如何保證?
1.農藥誤用有大危害
今天社會上普遍關心的農藥安全與否的問題,大多并不是農藥自身毒性太高造成的,而恰恰是因為農民朋友在使用時張冠李戴了,造成了毒副作用。
那么,農藥誤用之后,會給農作物和土地帶來怎樣的危害?讓我們來看看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鄭斐能研究員怎么說:
“農藥的確有一定副作用。對于醫藥來講,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就是強調了其副作用。醫藥一般用于個別的人,只需討論對人體的副作用問題,而農藥是施用到農業生態環境中去,副作用要復雜得多。農藥對人的毒性是最重要的副作用之一。農藥施用于農作物,如果傷害了農作物,就是發生了‘藥害’,也是一種副作用。農藥作用于農業有害生物體,有時會引起有害生物種群產生‘抗藥性’,使得藥劑再按以往劑量施用卻不靈了。
近四十多年來,農藥在農作物及在環境中的‘殘留’,以至于對環境造成污染,成為人們非常重視的副作用?!?
2.無人機提高農藥利用率低
您可能不相信,有關農藥的真相是,農業現代化程度越高的國家,農藥的單位使用量越大,發達國家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是發展中國家的1.5-2.5倍。
對于中國來說,由于規?;洜I還很難實現,在田間地頭基本要靠農民朋友背著藥箱進行農藥噴灑作業,這樣一來,造成重噴和噴灑不均勻的情況就很嚴重,平均利用率只有35%,所以用量會明顯增多。
如果用量多,農藥利用率不足的話,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對于土壤的污染和農藥殘留的超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中國農業大學藥械與施藥技術研究中心教授 何雄奎
中國農業大學藥械與施藥技術研究中心教授何雄奎認為:
“施藥是一個非常精確的過程。過去這些手動的噴霧器,在我們國家的植保市場上占有了80%以上的份額,但它不能把農藥打均勻,這是問題所在。我們經常說農藥是子彈,藥械是槍,施藥技術就是如何打槍。一直以來我們的子彈不錯,但槍不好,無人機的出現就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一個無人機相當于20~40個人的生產效率,而且還能把農藥打的均勻高效,確實很有前途。同時就像是高鐵技術提振中國信心一樣,植保無人機就是中國農業機械領域的高鐵技術!”
3.生物防治代替農藥
是藥三分毒,那么有沒有可能通過一些其他方式來減少農藥使用不當帶來的副作用,也能收獲和農藥一樣的防病效果呢?
使用農藥來防治病害屬于化學防治,除此之外還有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植物檢疫等等其他措施。那么生物防控有什么方法呢?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鄭斐能研究員表示:
“溫室里種黃瓜,最怕枯萎病和白粉虱,用化學防治的辦法控制它們,有時效果欠佳。
科技人員發現,枯萎病基本上是土傳病害,云南有一種黑籽南瓜耐病,把黃瓜苗的芽嫁接在黑籽南瓜苗的砧木上就可以解決問題。如此不但能控制住枯萎病,而且植株抗逆性增強,耐高溫、低溫,耐旱、耐澇,提高產量明顯。
控制溫室白粉虱,只要在溫室頭茬種植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甜椒等作物,壓低蟲口,二茬就可以再種,一般情況下白粉虱危害嚴重的是黃瓜、番茄。這兩個例子也說明,單純依賴化學防治的思想要不得,化學防治只是綜合防治的組成部分。”
對于廣大農民朋友來說,一方面要科學理性地看待化學農藥的貢獻和價值,不能因噎廢食;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化學防治只是綜合防治病蟲害的一部分。
4.用農藥要算好經濟賬
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就拿生物防控來說,通過“以蟲治蟲”的方法確實能防患于未然;但是另一方面,生物防控在目前的成本還是很高的,而且也很難應對所有的病蟲害。有科學表明,尤其是遇到突發性、入侵性生物災害發生時,目前還沒有任何更高明的防治方法能夠替代化學農藥。
對于農民來說,大家采用生物防控的方法通常是為了打造有機農產品,而有機農產品一定意味著高回報、高投入。那么,農藥使用如何算好經濟賬呢?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鄭斐能研究員建議:
“施用農藥要講經濟效益,這里就有一個投入與產出的農業經濟問題。
我們投入1元錢的農藥,殺傷或控制了某種農業有害生物種群,到底能挽回多少農作物產量與質量的損失?理論上說,當然挽回的損失或者增加的收益要等于或大于1元,這種農藥的投入才有必要,才有‘經濟效益’。換句話說,防治某種有害生物只是手段,最終目的是保障或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或者與此相應的經濟利益。如果某種有害生物為害不重,其造成的經濟損失小于施用相應藥劑的投入,那就沒有施藥的必要,或者說此時用藥比不用藥損失更大。
一般情況下,農藥的投入產出比為1:4時,經濟效益比較顯著。”
如何用藥,采用哪種農藥,對于農民朋友來說一定要從經濟角度考慮清楚,一些前沿技術雖然很好,但考慮我們自己的發展階段,未必是合適的。
長遠來看,農產品安全是一件關乎到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能否建立相互信任的大事,我們要按照相關標準嚴格自律,同時在監管層面又有國家來做背書,這也是打消公眾質疑,贏得市場口碑的好方法。
希望農民朋友能夠嚴守質量關,同時積極向當地農業部門提出申請!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致富幫(今日頭條)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