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踐行道義流通經濟的傳統文化基因。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孔子認為,“公道”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義利”即“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至于“民本”,墨家從體貼小生產者出發提倡“愛利萬民”。
然而,近當代以來市場經濟對鄉土社會造成沖擊,嵌入了傳統文化特點的道義經濟被迫讓位于追逐利潤的資本經濟,市場化小農因缺乏談判能力陷入了“增產不增收,優質不優價”的泥淖,傳統經濟的“經世濟用”“公道、義利、民本”等特性也已遭變異。由此形成農產品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社會對立與經濟差距,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惡性循環關系,導致了“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重后果。
新時期中央提出生態文明和綠色農業發展戰略,強調要“尊重、順應、保護自然”;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我們有必要結合傳統道義文化精神,響應中央政策精神,探索各種行之有效的創新機制。綠色農產品的道義流通試驗,就是這樣的機制性探索。
當代儒商群體對傳統道義文化與文明消費行為躬身踐行,發動生態農戶一起共擔社會公平、經濟風險和生態修復責任,形成現實中見效且能夠推廣的農產品道義流通模式。2013年起始于河南靈寶羅村生態蘋果“道義流通”試驗即為一種有益嘗試。
河南省靈寶市羅村是軒轅黃帝大型氏族部落的西坡遺址所在地,老子撰寫《道德經》的函谷關所在地,介子推“刮股奉君”顯忠義的傳說流行地。當地農民受此影響,傳統美德尚存。而改革開放以來,這里第一產業——蘋果,由于過度使用農藥化肥,生產成本增加且存在“買高賣低”問題,產量不佳且質量下降,土壤板結且環境退化,蘋果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可持續問題堪憂。
2012年8月起,河南開封敦復書院、廣東泰威電子有限公司等信奉儒學的企業家團隊陸續來此,與當代鄉建知識分子一起搞了多期道德講堂,提出以道德建設與生態建設雙結合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在此基礎上,2013年4月成立的弘農書院以“尊道貴德、和合生態”為宗旨,發掘“仁義禮智信”的傳統文化基因,冀望于在鄉土文化道德重建、生態型農民合作、中醫養生保健等方面有所作為。
以鄉村文化組織——弘農書院為載體,形成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互信的“道義流通”機制。弘農書院通過多期道德講堂培訓及義工老師們身體力行,形成了外來者與村民、村民鄰里之間講道修睦的親善關系。
接著,以書院為平臺,以李文良為代表的儒商們與當地果農簽訂誠信協議。生產者明白,蘋果生產過程是采用生態技術對環境、消費者負責的過程;消費者則以走訪、與生產者互通信息等方式,了解農產品的真實生產過程以及農民之艱辛,明白了產品價格對于自然環境修復、城鄉社會公平的關鍵作用。
于是形成了不同于往常的一種新型合作關系,即農民生產者要價適中甚至偏低,市民消費者卻不斷抬價高出很多,所有參與者一同自覺踐行道義責任并彼此感恩互助。最后的蘋果流通價格,使生產者實現了“以消費者心安、健康為本”,消費者踐行了“以生產者得到尊重和關愛為本”。此之謂“道義流通”。
從2013年8家發展下來,平均每年參與的生態農戶20余家,流通生態蘋果10萬公斤,每公斤價格比市場高1~2元,每戶年均受益3000元以上。三年來,從事綠色生產的農戶逐漸增多,發育了多種生態種養小組,當地生態環境也得到大幅改善;參與的消費者群體也逐漸增多。羅村道義流通經驗,已在河北、吉林、云南、江蘇、廣東等地農村蓬勃興起。
總之,一定范圍內的農產品道義流通,在解決農民綠色生產與市民文明消費的良性互動,農產品銷售與生態環境恢復的有機結合方面具有可行性。
其困境是,小農思想教育難做,大部分農戶還處于觀望、反復狀態,市民成為文明消費者的自覺性亟須增強,相關政策導向也缺失。具體操作上,也出現了農產品儲藏、運輸、管理、加工等問題,以及像弘農書院這種鄉村文化組織的成長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等。
不過,大道相通,“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農產品道義流通與當今“社區支持農業”“巢狀市場”的公平貿易試驗,與早年“購米包地”“購豬認養”等城鄉互助試驗雷同,致力于復興中華商道精神并在促成綠色農業生產方式的應用中形成實效。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中國科學報》 2017-04-19 第5版 農業周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