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界,關于推動中國農業規模化經營和保護小農之間的爭論一直長盛不衰。主張規模化經營的人看到土地的零碎化不利于農民增收,也不利于農業產業化發展,但是沒看到規模農場管理難度很高,成本居高不下,一些種植大戶不得不依靠政府補貼維持生產。而持保護小農理論的人看到了規模化經營的困難,但是忽視了農村空心化對小農經濟的影響。在農業社會中,小農的生產方式實現了土地和勞動力的效益最大化,但保護小農理論無法解決在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影響下小農面臨的許多困難,即使是在日本,小農的生存也日益艱難。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有關中國農村發展道路的爭論可以暫時告一段落,現在需要在具體實踐的層面上,討論如何發揮小農戶生產的優勢,彌補小農戶生產弱點,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小農戶的優勢主要在生產領域,由于小農戶采取家庭經營方式,農業管理更加精細且因為無需外部監督而減少了人員管理的成本。在中國人多地少的背景下,小農戶生產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單位面積產出。所以越是人均土地少的地方,小農戶的農業生產的意義越重要。在山區丘陵地帶,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農業生產往往也只能采取小農戶的經營方式。小農戶為了提高單位面積的土地產出,往往會特別關心農田保護,包括修建梯田、維持灌溉系統和增加土地肥力。
要利用有限的土地維持生存,小農戶采取了多種生存策略。第一種是盡可能增加勞動力投入,以增加單位土地利用效率。比如在東南沿海的丘陵地區,原來有一年種植四季的說法,在種植三季糧食作物以后還要種植一季綠肥以維持土地肥力。第二種方式是種植價值比較高的作物,比如種植蔬菜的價值要比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的價值更高一些。第三種是采取兼業,在非農忙季節兼營家庭手工業或外出打零工,以補貼農業生產的不足。
到目前,這種經營策略仍然被小農戶所使用,比如小農戶可以建設溫室種植蔬菜和水果,這些經濟作物比種植小麥或玉米需要更多的勞動力,且同樣面積的土地上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現在許多農戶還保留了農忙回家務農、農閑外出打工的習慣,只是可能打工的時間比從事農業的時間更長。
但是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小農戶經營面臨著許多新的困難。首先是與工業相比較,農業的收益很低,在很多地方甚至不能自給自足,需要依靠政府補貼才能夠持續。這造成小農戶對非農收入的高度依賴,有許多農民為了外出務工,只能放棄原來精耕細作的農業傳統,采取最節約勞動力的方式從事農業。更多農民放棄了農業,成為完全依賴非農業收入的城鎮人口。
其次,小農戶的生產面臨著進入市場的困難。這不僅因為小農戶缺少進入市場的渠道,還因為小農戶生產規模較小且缺少統一的標準和標識。大多數小農戶的產品高度依賴中間商,中間商不僅會壓低價格而且會將市場風險轉嫁給小農戶。工業化和城市化將就業機會越來越集中到城市,造成小農兼業的困難,小農戶在家庭周邊打工的機會在逐漸減少。此外,資本下鄉也在擠壓小農戶生存空間,一些公司進入鄉村以后,大量流轉土地,實施規模化經營,使周邊的小農戶很難生存。
保護小農戶的利益,促進小農戶的健康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避免小農戶在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消亡,需要發揮小農戶的優勢,切實解決小農戶所面臨的問題。首先,政府要從支持規模化生產轉變為支持小農戶生產,至少要改變目前重點支持規模化農業企業的政策格局,使小農戶具有平等的發展機會。其次要通過多元價值的實現增加小農戶的收益。小農戶的價值在于多樣性,如果把小農也納入到專業化生產中,小農戶的價值就會被低估。現在有一些開發小農戶多樣性價值的模式,值得決策者思考,比如通過農業生產者與城市消費者建立直接聯系的方式,小農戶不是提供單一的農產品,而是提供糧食、蔬菜、肉食等多種產品,甚至在這之外還可以提供休閑、觀光等功能,從而實現小農戶的綜合價值。
第三,構建新型市場關系。現在的市場關系是基于競爭而形成的,在這種市場關系中,小農往往處于不利的地位。現在正在形成一些新型的市場關系,如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直接對接,地方性而非全國或全球的市場,以及基于熟人關系和相互信任而形成的交易關系等,這些都可以更有利于小農戶的生產和發展。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北京青年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