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留在農村的絕大多數是老人、婦女和孩子,據有關資料統計,婦女已占農村勞動力的60%以上,因此,開展湖南農村婦女發展問題的研究,對湖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推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如何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推動農村婦女發展?筆者認為,要從8個方面著力。
加強宣傳引導,幫助農村婦女樹立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意識。農村婦女的全面發展要以生存為基礎,以徹底脫貧為前提。為此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城鄉融合發展,以高質量發展為宗旨,以農村婦女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文明守法、公共參與、生活富裕”為目標,構筑城鄉婦女現代生活的利益共同體,實現湖南農村婦女整體上、絕大多數人的全面發展。
科學把握農村婦女個體的差異性和發展走勢分化特征,走立體化多元的發展道路。充分發揮農村婦女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不強求一致,突出她們的個體優勢,走城鄉互通、立體化多元發展之路。各級政府及婦聯組織做好頂層設計,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典型引路,久久為功,扎實推進。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農村婦女提供平等的發展機會。市場經濟遵循價值規律原則,實行自由、等價交換,為此,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農村婦女在市場競爭中實現平等發展,為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貢獻婦女半邊天的力量。
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為農村婦女提供大顯身手的有潛力的發展舞臺。隨著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婦女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為此,要切實發揮農村婦女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她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農村婦女持續增收,不斷提升她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政府管理與社區自治相結合,為農村婦女人才成長提供寬松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深化村民自治到村民小組和自然村,讓農村婦女既享受著充分的當家作主權利,也培養和提高其民主參與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增強其自我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主張從農村婦女、政府和社會團體三者良性互動的角度,注重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
提高農村婦女的組織化程度,為農村婦女發展提供可依托的發展載體。大力發展農村社會組織,提倡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居委會(村民小組)主導、各類服務機構、社會組織和社區居民多元參與、共同治理的體制構建,以有利于培養農村婦女通過合法渠道表達利益訴求。
徹底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為外出務工農村婦女的城市生存與職業打拼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在食品安全指導思想下,以定制生活為核心,倡導原產地直供,通過農城對接,實現城鄉婦女的聯動創業,合作共贏。同時,取消城鄉戶籍身份差別,加強外出務工農村婦女的技能培訓,使她們適應時代發展要求,讓農村婦女在鄉土文明與城市文明的傳承與融合中,增強她們的經濟發展能力,實現其經濟獨立和人格尊嚴。
寓管理于服務之中,以“互聯網+創業”為抓手提升農村婦女的發展能力。加強農村社區的網絡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機、微博和微信等新媒體技術,使政府、社會各類組織提供給農村婦女的公共服務更為方便、優質、快捷。同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大量布局村級電商平臺網點,增強婦女發展的自身造血功能,實現農村婦女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日報》2018年05月2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