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農民工工匠”是怎樣煉成的?

[ 作者:陳國洲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5-03 錄入:吳玲香 ]

427日,中建三局重慶分公司的工地上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授勛儀式,10位普普通通的農民工兄弟,被工友和企業評選為十佳工匠

戴上大紅花,捧起工匠獎杯,獲獎者們有點懵懵懂懂。但是,作為一個鋼筋工,一年365天,天天扎鋼筋,扎出的鋼筋籠有了線條,有了造型;作為一個架子工,工友們在他搭的施工支架上攀爬行走,等于把性命交給了自己,所以一晃45年,沒有一根支架出現過松動;作為一個測量工,別的不說,抬一抬手,用眼睛瞄一瞄,預估的數據與儀器測量的結果八九不離十……請來的專家評委說,這樣就能當工匠

39歲的鋼筋工王居友就是其中一位工匠。王居友只有初中文化,一年365天,天天在工地上扎鋼筋,風吹日曬,下苦力氣。如果你站在他的身旁認真看上那么一會兒,你會詫異地發現,粗苯、生硬的鋼筋在他手中會靈動起來,一束束鋼筋籠被他攔腰一扎就有了腰身,一個個焊接點被他一排列,就成了鋼筋籠身上的裝飾點,不僅好看,而且符合力學原理,結構扎實。

工友們說,王居友大老粗一個卻懂美學,是張飛繡花。熟悉他的人說,王居友不懂美學,而是懂琢磨。13年來,王居友大大小小干了十多個工程,跟了十幾個師傅。師傅們干出的活看起來大差不差,但手藝各有不同,細心的王居友就開始琢磨、比較。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師傅們傳遞手藝的同時,也傳遞了耐心、專注和堅持,并在王居友的手上生了花。如今,他是工地上數一數二的老師傅

今年全國兩會上,工匠精神登上政府工作報告。從工人到工匠,一字之差卻天地之別。中建三局重慶分公司黨委副書記龔懷東說,要彌補這一字之差,需要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下了頒獎臺,王居友一個勁地謙虛,不讓別人稱他工匠。他說,自己就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鋼筋工。但是,如果千千萬萬個職工都學會了他扎鋼筋的那套訣竅,那么我們的事業還會平凡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香蕉亚洲国产自在自线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 日韩国产欧美丝袜在线 |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 久久99精品亚洲热综合 | 中文亚洲无线码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