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敬一山:推行三權分置要尊重農民自主權

[ 作者:敬一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09 錄入:實習編輯 ]

其核心內容可概括為農村土地的“三權分置”,把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的承包權、土地的經營權這“三權”分開來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其核心內容可概括為農村土地的“三權分置”,把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的承包權、土地的經營權這“三權”分開來。有評論說,這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我國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

在中國改革進程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創新意義毋庸置疑,其通過土地所有權和承包權的“兩權分離”,避免了大鍋飯體制下農民積極性匱乏的大問題。在不觸碰所有權的前提下,激發了農民的積極性,改變了農村甚至中國的面貌。

但世易時移,舊制度遇到了新問題,既有的“兩權分離”應對不了農村“人地分離”的新形勢,限制了“土地紅利”的釋放。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很多農民進城,土地不再是掙錢的唯一渠道,這些“剩余”土地閑置就是極大的浪費,但要轉讓給別人經營,如果不能保證經營者的相關權利,那就會影響“土地接盤”的積極性,最終損失的還是農民利益。所以,“三權分置”確實如同當年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樣,既是基于現實需要的一種務實選擇,也是具備重大示范意義的創新。

“三權分置”首要的意義在于傳達一種信號。土地經營權地轉移,這些年在很多地方早已或明或暗地進行。但因為沒有“合法”的身份,所以極大地影響了投資者轉包土地的積極性。

農業投資往往具有投資大、收效緩慢的特征,政策不確定性太大導致的高風險,會讓投資者要么不敢大規模投入,要么只想著短期收益,最終無法實現預期中的共贏。現在“三權分置”意見出臺,至少給投資者吃了定心丸,消除了政策風險,其他具體問題可以在改革進程中探索解決方案。

對于“三權分置”,也有一些觀點認為,即便經營權可以轉移,但畢竟不同于直接的承包權有保障,投資、融資會受到經營權轉讓合同期限的制約,總體來說這并非一種徹底的解決方案。如果站在投資者的立場,“三權分置”確實不是最完美的方案,不過需要看到的是,農村的土地問題確實非常復雜。

有些徹底告別農村,能夠變成城市人的農民,自然可以放心地把成承包權都轉讓;但還有相當數量的農民,在城市打工,但未必可以順利融入城市,土地依然是他們最后的保障。如果允許承包權的徹底流轉,很可能給未來留下不穩定因素。所以“三權分置”是保守但也是比較穩妥的漸進方案。

對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同樣是農村,在經濟水平不一樣的地區,現實情況千差萬別。經濟發達地區可能覺得新政策保守,但對于一些欠發達地區來說,可能已經非常“激進”。所以在政策推行中,非常值得提醒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充分尊重農民的自主選擇。

正如過去讓農民“上樓”本是好政策,但在一些地方還是念歪了經,強制收取農民的土地,“逼農民上樓”,結果導致很多糾紛甚至沖突。在土地經營權流轉的問題上,千萬不要出現威逼利誘農民轉讓經營權的情況。不要輕易剝奪農民的土地保障,這正是“三權分置”方案的初衷。

當然,從長遠來看,“三權分置”可能只是過渡,農村土地問題應該有更完美的方案。而這將取決于城市化的進程,如果更多農民能夠完成徹底的城市化,可以在城市就業、居住,有穩定的社保,那他們就會愿意徹底地離開土地。在那樣的背景下,土地承包權就可以實現轉讓,經營權也就變得多余。

農村的很多問題“解藥”在城市,“三權分置”對于城市也是一種提醒——如果盡可能降低城市化的門檻,把社保福利和戶籍脫鉤,讓更多農民能夠便捷地融入城市,那農村的很多問題就能更容易解決。

土地改革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過去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對于中國過去幾十年的飛速發展居功至偉,如今的“三權分置”會釋放多大的“土地紅利”?這取決于有多少農村勞動力能夠走進城市,在城市的工業、第三產業中找到位置,發揮出他們的能量;還取決于有多少資本能夠“下鄉”,利用經營權實現農業的集約化、現代化生產。如果這個過渡方案能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樣,很好地完成它的階段使命,有理由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徹底的土地改革,釋放出更多的“土地紅利”。

(作者系時評人、 法治周末特約評論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法治周末 2016-11-0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看 | 在线a亚洲v天堂网 |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视频 | 五月天轻轻草骚女在线观看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亚洲亚洲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