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民的支持政策從“黃箱”變成“綠箱”、從價格支持變成收入支持,使歐洲的農業變得更加有競爭力】
日前,“2016(第四屆)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在北京舉辦,歐洲委員會農業與農村發展總司司長澤西·普萊瓦(JerzyPlewa)出席了此次峰會。普萊瓦負責歐盟農業發展政策相關的工作,《中國經濟報告》記者圍繞歐盟的農業發展政策及其對中國的借鑒價值對他進行了專訪。
中國經濟報告:你怎么看中國食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澤西·普萊瓦:歐洲市場上有很多中國食品,如茶葉、食品和蔬菜等,中國的食品質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為歐洲市場的消費者更青睞高品質且多樣化的食品,因此中國可以針對需求提供食品。我們也會促進雙方食品貿易發展。
中國經濟報告:歐盟的農業政策對中國農產品生產有哪些啟示?
澤西·普萊瓦:中國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們與中國的交流也很頻繁,與中國政府和農業領域科學家都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在歐盟,我們有好的土地、農民和農場主,農業發展潛力大。但我們不只關注產量,更關注質量。我們必須遵守歐盟設立的產品質量政策。
歐盟有地理標志保護制度,保護特定地域的傳統產品。所以我們也在和中國協商關于地理標志保護制度的協議,包括紅酒、肉類和奶酪等產品。在歐洲,我們已經建立了地理標志保護制度,雙方共同約定項目,涵蓋更多產品。在雙方市場上出售的這類產品都注有特殊標志,這樣可以促進雙方的農業及貿易發展。在高品質食品地理標志制度方面,我們有很多合作伙伴,比如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簽訂了包含地理標志保護和產品質量條款的產品保護協議。在與中國的合作中,也可以借鑒這些合作模式。
中國經濟報告:基于歐盟經驗,你認為中國應如何解決食品和糧食安全問題?
澤西·普萊瓦:這些問題本身很難解決,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問題,更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中國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現在中國在糧食安全方面有著非常強大的影響力,尤其是2016年中國成功舉辦了G20農業部長會議。因此我們采納了中國的倡議,舉辦關于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峰會,與農業大國共同探討焦點問題和行動計劃。這樣可以加強各方合作,推動國際化目標和標準的設立。歐盟在這方面積攢了豐富的經驗并且樂意與其他國家分享。
中國經濟報告:中國農業發展目前面臨諸多結構性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澤西·普萊瓦:歐盟多年前也有類似的情況。這些年來,歐盟的共同農業政策經過不斷改進,已經取得一些成就,有一些比較成熟的經驗可供中國借鑒。
首先,經過多年的改革,歐盟確立了市場導向的運行機制,把對農民的支持政策從“黃箱”轉到了“綠箱”,從價格支持變成了收入支持。雖然這一系列改革并不是非常順暢,但實踐證明,這樣的改革方向是正確的,歐盟的農業開始變得更有競爭力。第二,從2013年開始,歐盟完全取消了出口補貼,開始關注環境以及農村地區的發展,加強農村社區的凝聚力。第三,歐盟的農業政策以及相關研發政策,都在鼓勵和促進農業領域的創新。(記者 李大巍)
澤西·普萊瓦系歐洲委員會農業與農村發展總司司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報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