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指導,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的“2017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年會”在京召開。圖為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在論壇上發言。
為更好把握食品安全“十三五”規劃的內涵,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由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指導,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的“2017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年會”在京召開。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在論壇上發言表示,未來五年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有四個重要方面:法制化、標準化、信息化、專業化。
第一,法制化,就是法規、法律、制度建設。
第二,標準化,主要是技術規范,標準認證等。
第三,信息化,就是智慧監管。
第四,專業化,核心落腳點是人和隊伍。有專業化的隊伍和人員才能有專業化的監管。
當前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如何推動專業化監管隊伍專業化建設是重中之重。“美國FDA分為9級,檢查食品有9個級別;加拿大是每一種類型都有一種檢察員,比如水產品、肉制品。所以說我們國家整體隊伍建設是滯后的,這個滯后就帶來我們專業監管水平跟不上產業風險水平的發展”,胡穎廉說。
胡穎廉介紹,去年的時候,國辦發布了一個管理辦法,食藥總局也有一些思路和動作,想推專業化。2017年中央提出工作的基調是“穩”字當頭,除了要有改革的精神,還要在改革的總基調下穩定的推行專業化和職業化,有更好的待遇,權責能夠一致。
如何理解職業化和專業化的關聯?胡穎廉表示,第一,需要做一個制度設計上大的突破,像考律師執照一樣,職業化監管人員也需要職業資質,需要考資質證書,可以叫做職業安全工程師,通過以后再分級,一個安全事務所就可以作為一個獨立法人來承擔,這就是一種外包,這就調動了社會力量。
第二,除了社會力量以外還需調動產業積極性。產業界尤其是大企業,它的監管專業化水平遠高于我們國家現在一些地方。可以和整個產業結構建立一個監管聯盟,讓這個產業來助推監管水平的提升和專業化水平的提升。(記者 王婉瑩)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