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供給側改革根本是改造傳統的農業“供給”,矯正農業資源要素配置的扭曲。當前我國農業資源配置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產業競爭力弱,根本上是供給側出了問題,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國內外實踐表明,農村產業融合有利于解決農業自身封閉循環、農業比較效益偏低等問題,有利于推進農業與農村的現代化。
一、產業融合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科學路徑
農業供給側改革,是破解農業發展新難題、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變化、人們消費需求的變化,為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新興技術進一步推動著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入互動融合。
首先,產業融合是農村改革政策的演進深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農業產業政策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是工農互動發展階段。198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按照互惠的原則,通過提供當地農民需要的各種服務,為促進商品生產發展、加強工農聯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新的貢獻”。這是農村產業融合的初級階段,主要涉及飼料加工、糧食加工、農副產品流通等。第二階段是農業產業化經營階段。農業經濟的活躍,使得農產品生產積極性高漲,導致了上世紀90年代初的農產品滯銷。為解決農戶分散經營與市場的對接,各地進行了“貿工農、產供銷一體化”為特征的農業市場化的探索,促進“農林牧漁業與二三產業協調發展”。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大力發展貿工農一體化經營”。第三階段是農業多功能拓展與產業多態化發展階段。2010年之后,大量新興技術為產業之間形成“價值鏈”創造了技術條件,產業之間的相互增值、價值溢出為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需求動力,不僅推動了農業縱深發展,而且拉動了農業與二三產業的橫向一體化。一方面,農業與非農產業之間的邊界日益模糊,生物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等融合型產業形態迅速興起;另一方面,城鄉一體化發展、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為二三產業與農業的耦合提供了機遇和空間。
其次,產業融合是農村產業進化的必然趨勢。所謂產業融合,是指基于技術創新或制度創新形成的產業邊界模糊化和產業發展一體化現象,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認識農村產業融合:一是從產業組織的視角,突出的是農產品的流通、加工、包裝等;二是產業技術層次的融合,實際是農業領域的技術應用,比如生物技術、農業工程技術等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三是從產業功能視角的分析,利用農業的多功能性,以農業為基礎,拓展農業的功能,推進農業“接二連三”。從產業進化來看,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產業發展過程互為特征,并以產業融合發展演進為過程。現代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不僅基于“農業”,也基于“農村”這一特定區域的發展,突出一二三產業之間的關聯與相互“增值”,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融合效應,也是農村產業體系形成的重要路徑。
第三,產業融合是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經驗借鑒。農業本身就孕育著工業和服務業。近年來,國內外通過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獲得更多的增值收益,增強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源于日本的“第六產業”概念,就是通過鼓勵農戶搞多種經營,即農村不僅發展種植業、養殖業,而且也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與銷售、農資生產制造、休閑觀光農業等,調整了農村產業結構,轉變了農業發展方式。我國不少地方探索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拓展農業功能,延伸農業產業鏈,開放農業孕育的工業和第三產業,鄉村旅游、休閑農業、互聯網農業、農村電商蓬勃興起,從產業融合發展的角度,推動了農業供給側改革,轉變了農業發展方式,推動了農業現代化、提高了農民收入、繁榮了農村發展。
二、產業融合發展的價值取向
傳統意義上的農村產業發展,主要是在“農業內部”進行的,其基本理念認為農村的產業就是“農業”。實踐中,農業已經從產業內部結構調整向外圍延伸。在效能上由傳統農產品生產向多功能多效用拓展,也就是向產業融合方向發展。
首先,產業融合的關鍵在于提高農業比較效益。農村一二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是把城市的二三產業遷移到農村,而是要突出“農業”基礎,引領農業農村發展要素聚集,提高農業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農業生產的比較效益,推動現代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那些第二、第三產業在農村空間集聚,但是與第一產業共存分立,既不提升農業價值,也不能形成新業態的,就不能稱為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而且可能擠占農業資源。傳統上,就農業發展農業,抑制了農業的多功能性,禁錮了農業的生產價值。隨著經濟全球化、技術一體化、產業多功能化的演變,融合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鮮明特征。一方面融合發展可以使農業“接二連三”,激活農業的多態性、多效性,使得農業的功能不僅限于“食材”原料,可以滿足多重市場需求。同時,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高效農業轉變,吸引農業現代化所需的技術、資本、人才向農業集聚。另一方面,農業與二三產業的融合,可以實現產業之間的“價值鏈”效應,促進產業相互增值,促成農業生產價值外溢,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農業自身的價值,帶動農業生產從“報酬遞減”向“報酬遞增”轉變,提高農業的比較效益,使得農業的增值“內部化”。
其次,產業融合的政策著力點在于產業鏈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僅是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更是提高農村經濟活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抓手。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要特別注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享受財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經營者要采取“保底+分紅”等方式,讓農戶分享加工銷售環節收益等。要堅決避免農業龍頭企業占用農業資源、而對農業沒有促進、對農戶沒有帶動作用;避免部分強勢企業影響地方政府,介入農村資源侵占、農村市場壟斷,導致農民利益被“擠占”、農業發展要素被“擠出”。隨著產業的融合,農業鏈條的延伸,農業的職業種類和農民的就業機會隨之增加,種植業收入雖有增加,但占比下降,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明顯加快。
第三,產業融合的目標在于推動農村的現代化。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是要把涉農工業和服務業簡單地搬到農村,而是要加強統籌規劃,有序調整農村產業布局,促使農村產業融合與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協調推進。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就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完善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為核心,以制度、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為動力,以新型城鎮化為依托,延伸農業產業鏈,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培育農村新型業態,形成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并通過構建農村產業體系、推進新型城鎮化、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
三、產業融合的政策選擇
農業供給側改革,通過調整農村生產關系,釋放農業發展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創新。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農業供給側改革,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要鼓勵各地因地、因業制宜探索多種產業融合方式。
一是要依托農業資源整合市場要素。國內外發展實踐表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注重依托資源稟賦,特別是要注重依托農業資源,以農業為基本依托,處理好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性地位,推進農業資源和生態資源、綠色資源、民俗文化資源等特質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推進農業、農村的經濟結構調整。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使農民分享三次產業融合中帶來的紅利,吸引現代要素改造傳統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
二要注重“產城人”互動。產業的發展根本是為了人、服務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以人為本”,提高農民本地就業收入,助推新型城鎮化。一二三產業之間通過集聚、耦合、互動、滲透等多種方式的創新,將農村稀缺的資本、技術、人力等資源要素,在一二三產業之間跨界集約配置,推進農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以及健康生態等服務業有機整合。實現農村產業的集約化發展,要加強規劃引導,促進農村二三產業向縣城、重點鄉鎮及產業園區等集中,要注重提高農村各類人才的素質,加強對涉農企業家的培育,提高產業融合能力;加大對農民的技能培訓,提高本地就業比重,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推進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形成“產-城-人”互動融合的局面。
三要借力金融政策支持。在農村產業發展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農村金融領域市場發育遲緩,資金需求缺口大。特別是商業銀行處于成本和風險的考慮,對“三農”的支持拖沓走樣。要推動金融資源更多地向農村傾斜和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國家應在金融政策上“定向降準”,增加農業農村領域的資金流動性。繼續發揮專項基金對農業產業園區、農村新型業態的支持力度。鼓勵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房屋產權、集體資產量化入股等多種形式組建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落實農村以財產權抵押貸款、產權流轉等金融政策。強化多種形式的農民與產業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政府可通過信用背書、財政貼息、稅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基金等,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領域。
四要堅持市場導向。產業融合,活力在市場、動力在市場主體。推進產業融合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把產業選擇、業態培育、技術推廣、模式選擇的權力歸還市場。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實際上是政府通過宏觀調控等措施和手段,培育多種形式的市場主體、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更多依靠新型農村經營主體選擇產業融合的具體路徑,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在農業供給側改革中的引領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統籌規劃、協調推進,提供產業服務體系、公共平臺、基礎設施等,加強市場監管,培育公平有序的市場,塑造鼓勵創新、共享發展的產業生態。
(注:本文為作者主持的陜西省社科基金項目“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陜西省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主任、陜西經濟研究所所長,博士、教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