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岢嵐縣人大派駐到趙家洼村的扶貧工作隊隊員,勉勵他們深入農戶、扶貧助困。習近平強調,近年來我們向基層派出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還建立了村官制度。這都是做好“三農”工作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的組織舉措,也為干部鍛煉成長搭建了平臺。我們要從他們當中發現好同志、好干部,并著力加以培養。(央視新聞)
近年來,全國各地廣泛建立選派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等制度,一大批優秀干部參與精準扶貧、結對幫扶等工作,不僅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而且給機關干部成長鍛煉搭建了廣闊的平臺,也為各級黨組織精準識人用人提供重要參考。
“為政之道,首在用人;立政之道,察吏為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部業績在實踐,干部聲名在民間;要多到基層干部群眾中、多在鄉語口碑中了解干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在實踐中培養、識別和選拔干部,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干部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和運用,也是把人看準、把干部選準的根本途徑。因此,我們要用好用活鄉語口碑這一“試金石”,把好干部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
“知屋漏者在宇下”。識別干部,既要堅持標準,又要講求方法。干部德行表現怎么樣,群眾最有發言權。在鄉語口碑中了解干部,首先要走近群眾,真正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真正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善于用群眾語言,與群眾坐到一條板凳上“拉家常”,讓群眾愿意對干部的現實表現說真話,為識別干部幫真忙。要把評價干部的標準和尺子交給群眾,讓群眾給干部“畫像”、“打分”。要善聽“弦外之音”,從群眾的言談細節中捕捉信息,通過望聞問切、識別甄別,力求信息全面、畫像精準。要通過了解干部平時有無消極言論,看干部政治定力;了解干部有無對領導服服帖帖,對群眾趾高氣揚的“兩面人”現象,看干部的宗旨意識、品質情懷;通過了解干部是否不事張揚、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看干部是否勤勉務實;通過實地察看工作實績,了解干部的政績觀是否科學正確;通過大事難事的臨場表現,看干部擔當精神和履職能力;通過了解干部日常生活細節、處事原則,看干部是否清正廉潔、公道正派,真正對干部了然于胸、知人善任,有效防止“急拿現用”現象,讓鄉語口碑成為用人時的“金杯銀杯”。
(作者單位:大悟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