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并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為近6億中國農村人口擘畫了宏偉而美好的藍圖。(央視網 10月23日)
中國要全面建成小康,并實現更高水平的小康水平,廣大農村是一塊“短板”,但又是不可或缺的“戰場”。只有農村發展起來,農業強大起來,農民富裕起來,縮小城鄉差距,共同邁進小康社會,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共同富裕、全面小康。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無疑是以往支農、扶貧、強農政策的再“升級提檔”,是中國共產黨立足當前農村發展國情,對農村今后發展的系統性規劃布局,是整合制度改革、農業經營、農村治理、農村面貌于一體的綜合性安排,充分彰顯出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重視,不折不扣兌現“共同富裕”諾言的真實行動。
鄉村振興不是以前傳統農業發展的“升級版”,更不是多給一些優惠政策,多發一些涉農補貼的“輸血式”幫扶,而是在“三農”的內生動力上下功夫,帶動農村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壯大起來,農民成為一種令人羨慕的職業,農業成為有前途的行業。
比如:報告中提出了“產業興旺”的發展理念,同以前“發展壯大產業”相比,顯然目標提高了不少,不僅要發展產業,還要讓產業興旺起來,真正能夠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的目的。又比如:報告中提出了“鄉風文明”,在國家層面提及鄉風,重視鄉風,是對老百姓精神文明、風俗習慣的重視與改善。點滴的目標變化,卻蘊含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性、創新性。
鄉村的振興不能單靠“散打式”努力,有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撐,既指明了今后一段時間農村的發展方向,也給各級黨委政府“三農工作”找出了著力點和工作重心,也讓廣大農民吃下了“定心丸”,增強了信心和動力。相信在國家宏觀戰略的支持下,只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朝著既定的農村振興方向奮勇前進,廣大農村必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成為令人羨慕的生產生活地方。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四川小河溝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