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要堅持經濟發展優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農村經濟如何快速有效發展,一直是困擾地方黨委政府的一個重大課題。在經過長期的探索后,政府+企業+農戶的新型發展路子已逐漸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流形勢。尊重農戶意愿,保證銷售渠道,充分調動農戶參與經濟發展的積極性是破解農村經濟發展制約因素的關鍵,地方黨委政府要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充分調配好市場資源,引導農戶走經濟發展的正確道路,脫貧摘帽、全面小康便指日可待。
實施鄉村振興,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金山銀山都不如綠水青山,在過去經濟發展的道路上,以損壞生態環境來換取經濟發展的事例不勝枚舉,尤其是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更加突出。如何進一步處理好農村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需要地方黨委政府多加思考,拿出切實可靠的解決辦法。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提高廣大農村群眾環保意識;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降低農藥化肥的使用量;規范畜禽養殖,科學合理處置畜禽糞便。只有生態環境好了,才能確保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廣大農村群眾的物質生活有了大幅度提高。對美好生活的渴求,特別是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來愈強烈。地方黨委政府要深刻認識當前農村社會風尚、村民素質、文化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要深刻認識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對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回應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增強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緊迫感和使命感。要著力培養新型農民,推動農村走上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發展道路。要積極順應農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大力繁榮發展農村文化,讓農民群眾享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把廣大農村建設成更有古道鄉愁、更加和諧穩定、更富人文情懷的美麗鄉村。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