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一個千年古村的抉擇

[ 作者:汪訓前?汪長生?吳從茂?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2-12 錄入:12 ]

湖北日報訊記者汪訓前 通訊員 汪長生 吳從茂

鄂州市西南邊陲的涂家垴鎮,有個省定貧困村——張遠村,據傳有1600多年的建村歷史。

7日,農歷除夕,記者走訪張遠,感受到這個古村落在城鎮化浪潮中發生的深刻變化。

中午時分,記者來到上張灣一幢氣派的四合院新居,正趕上屋主人張青松一大家24人在吃團年飯,院內人聲鼎沸。

張青松1982年生,初中畢業后去深圳打工創業掙了不少錢。他在惠州花50多萬元購有商品房,去年又在老家修建了這個四合院,造價70余萬元。

為何回村建房?張青松說他有很濃的鄉土情結,加上受村里鄉村旅游規劃的吸引,“日后鄉村旅游發達了,這房子也可以來搞農家樂。”

村支書張才學介紹,上張灣有35戶,外出人口相對較少。2015年,上張灣有10戶啟動了民居改造,村里給每戶4萬多元的項目補助。

這邊熱鬧,那廂寂靜。上村頭的另一個灣子柯五包灣,記者看到了農村空心化的另一面。

這里大部分人家門戶緊閉。最有人氣的是種田大戶柯昌來家,一家5口都在家。其房屋是新改造過的,與灣里幾棟無人居住的土坯房反差明顯。

柯昌來種有110畝水稻。“全灣有200多畝耕地,我相當于種了灣里一半的地。”柯昌來說。“全灣有23戶人家,今年回來過年的只有3戶。”柯昌來介紹。

在哪過年,進城返鄉,各有選擇。張才學介紹,如今,許多村民在城里安了新家,春節不回村已成常態。

全村戶籍人口1390人,常住村里的不足400人。“城里人多了,農村人就少了,也算合理。但我們不能任由農村衰落。”張才學向記者介紹了張遠村近幾年改造環境、發展產業、遏制農村空心化的探索。

2012年、2013年,他們利用鄂州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的機遇,對村落進行了合理“瘦身”。拆除了空心化嚴重的周秦封、陳煥枝等3個自然灣,以及廢棄多年的村小學、榨油廠,復出耕地91.15畝。全村有31戶選擇有償退出宅基地,帶著補償款進城安家。

復墾耕地形成的“指標”,為張遠村換來了項目資金。修路,植樹,美化,凈化,張遠把錢花在打造宜居村莊上。

記者看到,拆遷復墾后,大樹保留了下來,古石橋加固一新。

把人留住,關鍵靠產業。

張遠村發展生態農業,帶動鄉村旅游。2009年,他們引進投資者,把千畝荒崗地開發成了藍莓基地,每年辦藍莓節,吸納20多名村民就業;680多畝低洼水田開挖成了精養魚池,120多戶村民受益;4000多畝林地發展林下養殖,目前有林下養土雞的大戶5戶。“雖然很多村民離村進城,但張遠村不會湮沒在社會變革中。”張才學對這個千年古村落的未來充滿希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北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秘在线观看 | 亚洲就去吻婷婷永久网 | 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青青青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新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