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錢念孫認為,繼承中國傳統的鄉賢文化,讓官員、知識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還鄉”,可以實現寶貴人才資源從鄉村流出到返回鄉村的良性循環,有利于整個社會可持續協調發展。(3月14日 半月談)
近幾年來,中國城鎮化發展勢頭迅猛,農村地區如今大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種變化也讓很多“落葉歸根”的人感嘆“故鄉只在記憶中”。且現在我國的農村建設從外表來看確實可喜,但實事卻常是“空城一座”,農村大批的青壯年勞動力都涌向城市,精英人才大量流失,人去地荒。
作為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傳統農業國家,鄉村始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脈。我國在加快城市化發展步伐的同時,也應注重延續中國千百年的農耕文明、培育新型農民、涵育文明鄉風。為此,筆者認為,除了國家制定相關幫扶政策以外,引進精英人才卻是不可忽視。
對于農村發展,引進青年精英人才不僅成本高,且不一定留得住。因此,近來浙江、江蘇等地出現一批“新鄉賢”陸續回歸故里、反哺桑梓,這不僅給當地鄉民帶來了經濟收益,同時也傳播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促進了基層治理的現代化,這是十分可喜的現象。筆者認為,這種以鄉情為紐帶,以優秀基層干部、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嘉言懿行為“軟約束”“軟治理”的新鄉賢文化,不僅有利于健全鄉村居民利益表達機制,營造新鄉賢參與家鄉建設的氛圍,更有利于填補鄉村“空心”,留住人才,促進共同富裕。
然而,要想這些“新鄉賢”綿延不絕的注入我們的“空心”村,還需要政府完善機制,搭建平臺,培育新鄉賢文化,增強新鄉賢的認同感,為鄉賢回歸鄉村創造條件、提供保障、給予便利, 讓他們他們愿意并樂于留在鄉村施展才華,同時也需要明晰鄉賢的權責邊界,讓其“有所為有所不為”。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