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認為紅包禮金這個東西就像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是個小節問題。”謝清純后來懺悔說,他不矜細行,最終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被“糖衣炮彈”炸得遍體鱗傷。據謝清純交代,2002年至2014年,其在每年的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節日前后,共收受171人所送的禮金,而且黨的十八大以后仍然不收斂、不收手。(央廣網)
從身殘志堅、勤奮好學、積極上進的領導干部到大肆斂財、迷信風水、思想墮化的腐敗貪官,謝清純的人生起伏讓人唏噓。而出現這樣的起伏,究其原因是他把紅包禮金看作是一個小節問題的“臭豆腐”,這樣的錯誤思想,精神上的“缺鈣”,導致了他人生的“折斷”。對他來說,吃下這塊“臭豆腐”是件無關緊要的小事,可正是這個所謂的小事,最終讓他“吃不了兜著走”。因此,領導干部更是要注重小節,警惕“小惡”的滲透,掐斷腐化墮落的萌芽。
其實,縱觀我國披露的案件不難發現,大多數落馬的領導干部都不是從一開始就腐化墮落的,他們的“褪色”都是經過了由小到大的過程。墮落都是從不起眼的“微腐”開始,若是未掐斷腐化萌芽,那“微腐”就會成為思想決堤的裂縫。一旦思想防線被打開缺口,干部就會走上腐敗墮落的不歸路。干部須知“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小節雖小,但背后的考驗不小。
“謝清純”們的落馬,不但大快人心,更讓百姓看到了政府反腐倡廉的決心。但隨著腐敗官員淪為階下囚的新聞不斷曝光,百姓們額手相慶的同時不免產生疑問,為何總是在官員犯下大錯的時候才發現,為何不能把犯罪掐死在萌芽狀態,為何在這樣的高壓態勢下仍有官員以身試險、冒險“踩雷”?“反腐的關鍵不是嚴懲重判,而是做到逢貪必被抓”,如果反腐能夠精準打擊,而不是隔空打牛,他們豈敢鋌而走險?
因此,我們要采取長效機制,防患于未然。首先,紀檢監察部門要進一步發揮預防監督作用,用好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將腐敗的苗頭及時拔除;其次,要完善常態化反腐制度體系,扎緊制度的藩籬,進一步讓權力運行置于陽光之下;最重要的是,我們的黨員干部必須擰緊擰牢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切實踐行“三嚴三實”,筑牢思想堡壘。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防腐常態化,抓早抓小,將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防止小錯釀成大禍。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實錄鎮黨政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