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審批繁瑣飽受詬病,如某人要出國旅游,被有關部門要求提供材料,證明“你媽是你媽”。這怎么證明呢!?相關閱讀更是層出不窮,如《女子開無犯罪證明被要提供需無犯罪證明的證明》、《市民遷戶口因被要求證明“你爸是你爸”四處奔走 》,還有《河南男子為證明“我是我” 在京豫之間奔波7趟》等等。
以上事件反映出普通公民辦事的艱難和簡政放權的必要,也反映了百姓一生多少的艱澀和無奈。荒唐的證明還有多少,“非行政許可審批”上的戾氣從何而來?許多學者和專家給出各自不同的說法。筆者認為,這一切皆源于權力的濫用,包括對權力的任性和和對政務的懶惰。
印是什么?就是圖章,戳記,俗稱印記、印把子。從封建社會的皇帝玉璽到將軍大臣的印章,無不是“執政所持信也”,也就是權柄。舊時代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為所欲為,唯我獨尊。進入文明時代當以法行政、按律行事。共產黨強調“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而一些當政者把這些忘在腦后,用另一套行事規則來縱橫捭闔。
權力的任性體現在“一些‘該管的事’沒有管到位,但對一些‘不該管的事’,手卻‘伸得特別長’!”在當今網絡時代對政務懶惰的表現不一而足,在全媒體態勢下,一個電話就能溝通、上網一查就能明了的問題,非要把人折騰得暈頭轉向才還不罷休,誰能否認利益和油水沒在其中作祟呢?
鏟除這些奇葩“證明”滋生的土壤,就必須逐步向打造法治政府、廉潔政府方向邁進,鏟除從上到下的部門權力尋租,清除盤踞在各行各業的特權利益集團。厘清政府和市場的界限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把該管的事情管好,把該服務的服務好,簡政放權就是必由之路。政府部門列舉權力清單,權力清單上沒有的事,政府一律不能管,權力清單上列舉的事政府必須管好。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