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已經上漲到普通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資產泡沫已經被GF所確認。但在保增長的壓力下,房價似乎仍未停止。為此,保障房正在被ZF提到新的高度,不過保障房能否承擔過這一重任,現在看來還無法確認。
雙軌制正在成為新的住房改革方向。未來有很多人會選擇購買商品房,也會有很多人會入只能住保障房,不過這種住房現在還未向農民工開放。
保障房被哪些人買走了?
其實保障房制度已經實施相當長的時間了,不過就實施的效果來看,并不十分令人滿意,甚至可以說讓很多人憤慨。原因很簡單,保障房本來是為了滿足底層民眾的住房需求,但這一惠民措施的公平性正受到蠶食。
媒體報道,2015年有超過3.7萬套住房被分配給不符合標準的家庭。還有超過5.8萬戶不符合標準的家庭違規領取了超過6000萬元的住房補貼。
這些數字雖然占比不高,但它極大地傷害了民眾的感情。因為還有很多符合條件的家庭在期盼住進保障房。
保障房設計初衷
保障房的設計本質上仍然是“雙軌制”思維。它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滿足城鎮底層的住房需求,“雙軌制”在一定程度滿足了普通人對住房的期望,但這種兩個標準的設計方案,在一開始就被盯上了,保障房就好比一塊誘人的肥肉,不僅普通人在等待,有錢人也盯上了。這些房子相對于商品房來說太便宜了,購買保障房即使用來出租也是劃算的。
大規模興建保障房,還有一個初衷——降房價。現在看來第一個初衷完成得不算理想,第二個初衷已經失敗。
農民為什么不能申請保障房?
現在的保障房由于和戶口掛鉤,農民進城很難申請,只能選擇購買普通商品房。原因是農民擁有農田和宅基地,雖然價值不比城鎮土地,但也算是固定資產,而城鎮低收入者則沒有這個條件,保障房只提供給他們,也算合理。
可是現在房價漲得厲害,農民買商品房的難度很大,現在各地去庫存效果不大的原因也就在這。
三類保障房——廉租房、經適房和兩限房,兩限房針對“夾心層”,不過現在已經停止了,廉租房和經適房仍然存在,但這兩種房源只針對城鎮戶口人群,不針對身在城市但戶口在農村的農民工,這些人是徹徹底底的低收入者。
不過在最新的保障房設計方案中,ZF不在大規模興建保障房,而是從現有庫存商品房中尋找保障房房源,這些房源一部分由ZF團購然后按照保障房標準分配給符合標準的購房者。另外一部分無法購房的人,則給予一定的租房補貼。
農民工還是享受不到這個待遇,北京是最先向外地戶口開放經適房申請的,不過從其標準來看,基本上只有外地戶口的城鎮職工能享受,比如教師和畢業5年左右的白領。其他地級市也有開發外地戶籍申請保障房的,和北京的標準大同小異,都巧妙地避開了農民工這一群體。
筆者認為,在城鎮化的大潮下,大量中小城市又存在很多庫存商品房,在“租售并舉”的住房制度設計中,有必要向農民開放保障房申請,對于不愿意購房的農民工也應該可以申請住房補貼。
大部分中小城市并不缺房子,房子賣不出去本是發展“租售并舉”的住房制度的大好時機,地方ZF不要只想著通過發放購房補貼的方式把房子高價賣給農民,讓農民承擔高昂的信貸成本,而是應該切實解決農民的住房需求。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樓市風云錄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