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藍獅:我國水果品牌化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 作者:藍獅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2-05 錄入:王惠敏 ]

原題:除了賣情懷,水果品牌的根本出路在哪?

近年來,各地水果滯銷信息層出不窮,國內水果市場面臨國外水果的挑戰和生鮮電商興起的新環境。為了打開新局面,水果品牌商紛紛將視線投到了品牌故事與文創上,希望以情懷和故事打動消費者。然而事實上,情懷和故事引起共鳴來促進購買對水果品牌來說,只是一種營銷的手段而非根本。那么,打造我國水果品牌化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繼褚橙風行互聯網之后,“柳桃”、“潘蘋果”等互聯網水果紛紛亮相,但除了褚橙保持了較穩定的銷量,柳桃和潘蘋果等依靠名人效應的農產品相繼折戟互聯網,這說明了沒有過硬的產品,只靠情懷和故事只能成為營銷熱點,而非成功的生意。

質量是命,品質永遠是最重要的根本。事實上,我們總在反復強調一個概念,對于食物而言,好吃永遠是第一位的。無論是圍繞品牌講故事、做情懷,沒有品質作為基礎,永遠是“水中月鏡中花”,對于消費者而言品質才是最能吸引他們的東西,而故事和情懷只是促進他們購買的手段。

標準化是品牌發展的保證。在與許多觸電新農人的接觸中,大家經常提到的一個痛點,就是農產品的“非標”問題。農產品標準化包括兩個方面,外在和內在。口味好,色澤、形狀、大小等外觀達到一定標準、統一,是外在的。而質量主要反映的是產品的內在標準。有沒有標準的一個表現,就是看有沒有做到量化。

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農業在生產端即已高度標準化。從新品種選育的區域試驗和特性試驗,到播種、收獲、加工整理、包裝上市都有一套嚴格的標準。農民種西瓜,用什么品種、何時下種、何時施肥、施多少肥、何時采摘,都有嚴格的規定。上市出售的黃瓜,它的長短、粗細及彎曲程度都必須符合標準。

同樣是種蔥,日本農民從品種選育到不同生長期都有一套嚴格規范的工藝,使得每棵小蔥長短、粗細如同“克隆”產品一般;同樣是栽種葡萄,日本一平方米只允許結4串葡萄,每串400克,每顆葡萄重12克;同樣產黃瓜,他們要求瓜直及長度一樣、顏色基本相同。日本所有農產品都要按一定標準進行嚴格的篩選和分級。魚蝦以“條”為計量單位;梨、蘋果以“只”為計量單位,在市場上見不到以重量單位計價銷售的蔬菜水果。而那些未達標的農產品不允許進入市場銷售,而是用作加工原料。

我國果業發展的標準化還存在很多問題。其一,標準缺失。由于農產品在地域、自然條件、生產方式等各個環節的差異性和產品本身的多樣性,致使農產品在生產環節沒有完善的標準體系,農產品生產投入品、農藥及農產品加工過程中的輔助材料等真正具有標準意義、發揮行業標準作用的標準規定也不多。其二,社會層面標準化意識淡薄。在農產品生產環節,很多農戶對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并不積極,一些規模農業生產主體雖然具有一定標準化生產能力,也未能完全將產業標準有效地融入生產環節;農產品消費環節,更多的是憑生活經驗來關注超市或者經銷商提供的產品保質期和包裝上反映出來的信息及價格等因素,對產品本身的相關標準無法甄別,也不太關注。其三,推行標準化建設的力度還不夠。農產品標準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強力推動。然而,在主管環節的推動力度還不夠。在一些產品的監測監管環節對于推動標準化還缺乏必要的認識,在一些產品的檢測檢驗過程中,產品實行檢測檢驗少,監測結果超標或者達不到標準的也少,因為檢測不達標而受到處罰的案例更少。這種情況,更加弱化了產品的標準化建設要求。

我國水果產業的品質問題與標準化問題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想要讓我們的水果品牌更有競爭力,解決好這兩個問題才是關鍵。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6年12月03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免费三级网站 | 日本韩国偷拍视频对白不卡高清精品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9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2020 | 在线看黄Ⅴ免费网站免费看 |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