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召開座談會,聽取群眾意見,其中不乏尖銳聲音。會后,意見材料幾經修改,尖銳意見隨之消失殆盡,最終未能供領導決策參考使用。(2月7日《人民日報》)
民之根本乃國之根本,這也印證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最終的落腳點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那么最初的出發點就在尊重民意、聽取民聲中邁步,那么聽取群眾意見自然也就無可厚非,甚至可以說是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方法。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得民心者皆有順民心之舉,能夠在對照中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能夠在承認錯誤以后改正錯誤。
聽取群眾意見其實并不簡單,畢竟這不僅僅來自于一個人,自然群眾的意見有尖銳、有點贊、有重復、有無效,而這一切又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總結梳理,讓意見材料能脈絡清晰,最終才會遞給領導做決策的參考。
原本,對材料梳理式的“打扮”并未不可,但是在打扮中把尖銳的聲音抹去,把有棱有角的地方削減,最終看到的就是滿是“點贊”的好意見,但是,這樣的意見是否太做作,太不真實,太無用了?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是我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是黨加強自身建設和推動事業發展的重要法寶。贊聲固然令人心情愉悅,但是批評尖銳的聲音未嘗不好,需知道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尖銳意見”的敲打才能讓干部不得意忘形。
聽取群眾意見貴在原汁原味。被“打扮”的群眾意見再好也是干部的“政績秀”,卻把最重要的民聲掩埋,最終讓聽取群眾意見的工作成為了泡影,群眾問題難解決,干群矛盾自然會激化,踐行群眾路線也就舉步維艱。所以,不要一聽到批評的聲音就反對,要讀懂群眾批評背后的良苦用心,才能讓群眾意見清風撲面。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白蟬鎮人民政府黨政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