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級貧困縣湖南省保靖縣,有一條全長63公里,途經6個鄉鎮10多個行政村,建成后5萬多群眾將從中受益的“扶貧路”,從“十一五”期間立項、“十二五”期間動工,到“十三五”仍未完工。(2月26日 中國網)
僅僅63公里的路,可以惠及5萬多群眾,然而,電視上看到的卻是一片凌亂,沒有一馬平川,只有大塊的石頭錯落擺放,黃色的土地仿佛在向世人昭示著這是農村貧困地區。然而,一條路沒有修通,不能僅僅將板子打到當地基層干部身上。對于鄉村干部而言,他們和當地老百姓一樣,工作生活在此,與老百姓有共同的訴求,那就是讓農村的道路暢通,讓農村的資源轉化成產業,讓農村真正富起來。相信湖南保靖縣6個鄉鎮的干部們是真正為這條路盡力了的,不然,也不會花費大量功夫進行項目立項。然而,路修不通,最重要的還是缺錢。
脫貧攻堅,就是要讓貧困地區的老百姓能夠盡快地富起來,怎么讓其富裕?不是過年送點米面油,生病了去慰問下就是扶貧,要實現真正的扶貧,更應該是讓農村充滿發展的希望,讓農村有發展前途。
對于農村來講,五年未修通的路又何止湖南省保靖縣這一條路?當城里人已經對平坦的道路見怪不怪后,往往看到一條路上因為重車經過而凹凸不平,便會即刻進行抱怨,打市長熱線,向區長信箱進行投訴,隨即便會有施工隊把道路修補好。然而,在大多數農村地區,想要坑坑洼洼卻還不得的情況并不鮮見,因為農村土路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筆者親眼見證過某西部縣因當地發展泡菜產業,讓老百姓可以通過種植蘿卜而獲得收成,老百姓便熱情高漲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蘿卜種植中了。然而,最后收成的時候,卻傻了眼,企業要收貨,車輛卻進不來,連綿的雨水讓人在土路上行走都困難,何談載重的貨運汽車呢?老百姓只能唉聲嘆氣。
說一千道一萬,“五年修不通扶貧路”暴露出農村之殤,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是最大的落后。這也是很多進城務工人員到城里打工后,歷盡千辛萬苦,千難萬難都想在城里扎根的重要原因。如果農村基礎設施建不好,何談產業致富?如果農村留不住人,何談發展希望?如果農村短板沒有補齊,何談全面小康?
農民是最樸素的一群人,他們的要求極其簡單:修通路,快致富。
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一個行動指南。各級黨委政府只有真正將“眼光朝下”,看到農村的短板和差距,讓農村也能從社會財富中“分一杯羹”,才能讓農村跟上時代發展步伐,讓廣大貧困地區的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作者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