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一貧困農戶達到脫貧標準,安徽宿州市村干部王西軍竟然填寫脫貧調查表“造假”,王西軍因此受到黨內警告處分。(4月20日中國新聞網)
日前,安徽省紀委通報,去年12月,宿州市埇橋區蘄縣鎮白安村組織填寫脫貧攻堅脫貧戶年末核查表和脫貧戶人均純收入調查表,村委會主任王西軍將貧困戶王某的個人信息隨意填寫為耕地面積2畝,生產經營性收入1800元,當年人均純收入3560元,并代替王某簽名填寫了脫貧確定書,使其“脫貧”。今年初,在安徽省委托第三方對埇橋區精準脫貧工作監測評估中,王某戶被評定為達不到脫貧標準。王西軍的造假行為“露餡”。 王西軍因此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貧困人口減少近6000萬,相當于減少了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總規模。這使千百萬貧困群眾面貌煥然一新,激發了貧困地區的致富活力,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提供了強大勢能。在為成績欣喜的同時,也要看到,如同王西軍等個別干部為了政績弄虛作假,“替群眾脫貧”欺上瞞下的事例時有發生。之所以出現這種弄虛作假,“替群眾脫貧”的現象,筆者認為,一是因為思想認識不到位,個別干部認為脫貧攻堅工作只是單純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玩玩數字游戲即可;二是因為工作作風不扎實,個別干部走過場、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
要努力杜絕“替群眾脫貧”這種想象,就要提高政治站位,端正指導思想。要深刻認識脫貧攻堅是黨中央明確的一項極其重要、極其嚴肅的政治任務,體現了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對脫貧工作來說,講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體現的是大局、反映的是黨性。不折不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是全黨的重要使命、是每一個黨員干部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
要努力杜絕“替群眾脫貧”這種想象,就要扭轉工作作風,狠抓工作落實。要全面掌握脫貧攻堅工作的基本狀況、工作重點、存在問題,準確掌握每個貧困戶的實際情況,找準“窮根”、明確靶向,量身定做、對癥下藥。要扎實推進精準脫貧各項工作,踏踏實實做、一步一個腳印地干,不弄虛作假、不搞數字脫貧,確保脫貧成效真實可靠,真正獲得群眾認可。
要努力杜絕“替群眾脫貧”這種想象,就要加強全面監督,嚴考核重查處。加強監督,引入和完善第三方對脫貧工作的檢測評估,建立健全全社會各方面參與的扶貧監督體系。把嚴懲各類假脫貧當成工作重點,嚴格考核,嚴肅懲處。實施“精準監督”,對弄虛作假的一律嚴肅處理。要抓住假脫貧的源頭,及時發現問題,該整改的要立即整改,該問責的要迅速問責,決不允許“假貨”橫行于脫貧攻堅中。
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充分認識推進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強烈的事業心,進一步端正指導思想、狠抓工作落實,杜絕弄虛作假、“替群眾脫貧”,最大限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