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云,人有禍福旦夕”,當我們真心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使其如期脫貧時,還有一些沒有被建檔立卡的群眾,因災、因病成為新增貧困戶,急需幫扶。因此,筆者建議: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對扶貧系統內的建卡貧困戶進行真扶貧的同時,還要對檔外困難戶進行入戶調查,全面摸底,按照建卡貧困戶新增和退出程序,該退出的退出,該進入的進入,尤其要將那些因災、因病新產生的新增貧困戶,納入真扶貧對象,通過建立“檔外扶貧”機制,幫助他們同步脫貧,才能實現建設全面小康的目標。
嚴格標準,硬原則強甄別。嚴格按照“因災、因病等特殊原因致貧”進行認真甄別核準,嚴格按照規定標準和程序,認真甄別核實新增貧困戶,以圖片、病歷等為依據,把工作做細、做實。對確實困難,通過群眾評議,符合條件的貧困戶,納入扶貧系統,進行管理和幫扶。
建立“檔外扶貧”機制。新增貧困戶,由于受到新增政策的爭取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程序的限制,這就需要在脫貧攻堅中,要建立相應的“檔外扶貧”機制,腳踏實地“扶增貧”。筆者所在地區的一個鄉鎮,最近就出現了兩例新增貧困戶。一例是有一對高齡產婦,在生育二胎時,生下了一名無肛女嬰,兩次手術花銷了巨額費用未能成功,丈夫無法承受來自精神和經濟的雙重壓力,選擇了喝農藥身亡,使這個家庭成為了新增的貧困戶;還有一例是一位年僅29歲的男青年,因發現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第一期化療費用就高達15萬之多,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就成為了新的貧困戶。像這種新增的貧困戶,在困難程度上遠遠超過了建檔立卡戶,因此,要靠建立相應的“檔外扶貧”機制,幫助他們度過難關。要像對待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樣,進行真扶貧,才能實現精準扶貧的目標。
(作者單位: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