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套話”到“大白話”,這語言上的“轉碼”,需要黨員干部時刻保持樂于談心的自覺,增強善于談心的能力。(5月24日《人民日報》)
語言是一門藝術。一個人德行好不好,開口見分曉。一位黨員干部群眾工作能力咋樣,一開口也能夠“見全身”。
在某些特定的“情景”對話中,好的語言是打開群眾心結的金鑰匙。比如,在脫貧攻堅成效評估過程中,全拿規范的書面語來提問:脫貧攻堅工作中,政府有沒有派結對幫扶干部來你們家?有沒有制定相應的幫扶措施?聽得村民好不耐煩,得到的答復往往就是“沒有”或“不知道”;但,如果換一種貼近群眾的語言:平時有沒有干部到你們家里來?有沒有跟你們一塊兒想辦法多收糧食多掙錢?面對這樣親切易懂的詢問,村民們才能聽得進去、答得出來。
好的語言能讓群眾掏心窩子,否則就會吃閉門羹。什么樣的語言是好的語言?“破譯”紅頭文件、“轉碼”官腔,這樣的語言就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好語言。
然而,現實中有干部在給貧困戶宣講政策時,怕說錯話,老習慣照著文件原原本本地念。臺上講得干癟枯燥,臺下聽得云里霧里,大多數貧困戶根本不曉得政策文件到底說了啥,對參加村民會議也不積極;有干部在走訪慰問困難群眾時,少了噓寒問暖的語言,送溫暖就變了味,感覺像是“施舍”,反而讓人心寒;還有干部面對群眾咨詢辦公室電話號碼時,不是“我幫你打”、“我帶你去”,而是“沒有電話”“不知道”。冰冷的語言就像一把插在群眾心窩的匕首。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領導干部好好說話是一門學問,說好話更需要大學問。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走訪時,苗族石爬專大娘家里沒電視,認不得總書記,她問習近平:“該怎么稱呼您?”習近平稱石爬專為大姐,回答說:“我是人民的勤務員。”一句“服務員”一下子拉近了總書記與困難群眾的距離。
黨員干部如何好好說話?到群眾中去。與群眾交流,如果能說一口地道的“鄉音”,這本身就證明了干群關系親密無間,一個干部如果長時間高居“樓堂館所”,聽不見群眾聲音,自然學不會群眾語音,與群眾交流要么文質彬彬,滿口之乎者也,要么就是官腔官腔,自然豎起一道隔閡墻。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以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已經成為常態。今天的黨員干部與群眾打交道的時間越來越多,如果不掌握語言技巧,不會群眾語言,脫貧攻堅、小康建設都難以順暢開展。
群眾需要“轉碼”的語言,黨員干部需要用心學習,用心說話,帶著真感情說真心話,拒絕“高冷”,還原“草根”,少說“官話”,多說“白話”,這樣才能與群眾心心相印。
(作者單位:四川省鹽亭縣發改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