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成為城市的市民,是現代化進程中億萬中國農民的夢想。最近,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實施支持農業人口市民化若干財政政策的通知》,通知包含的十項政策措施,涉及到農民進城后,子女享受公共教育資源、享受醫療和社會保障、享受失業登記和職業培訓、享受由公共財政支持的其他相關社會福利的內容。通知確定了對農民進城要有相應的配套資源和福利,貫穿著以“人”為核心的發展理念。
扛著行李卷兒、提著蛇皮袋,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兩億多農民工進入城市的真實寫照。以這樣的方式進城,顯然無法獲得平等的地位。從工作和職業來說,億萬農民工已經參與到工業化的浪潮中、進入到了城市生活里。但種種無形的制約,讓他們的很多人還無法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市民身份和城市戶籍,更不用說享受城市的公共福利。這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塊短板,這塊短板亟待補齊。如果再繼續讓農民工扛著行李卷兒、提著蛇皮袋徘徊在城市邊緣,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無法落實。
農民轉化為市民這樣的宏大工程,要有頂層的設計和政府部門的推動,要有政策的保障和法治的規范,還要形成社會普遍的共識。這種共識,是城市與鄉村、
市民和農民的共識。有共識才會有積極的態度和改革的思路。加快農民進城的腳步、加快城市化的進程,涉及到城市的一系列觀念的變革和制度的變革,也需要農村的改革與之呼應和配套。
億萬農民社會角色和身份的轉變,它所產生的社會動能是非比尋常的,它所改變的不單是農民,同樣也在改變城市和市民。農民轉變為市民,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能量,它使中國廣大的中低收入者逐步轉變為中等收入者,優化了人力資本并使資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同時,還擴展了市場需求的規模和經濟發展的空間,實現財富分享和分配的更加公平,也有助于社會發展成果和發展紅利的共享。從這方面理解,億萬農業人口轉變為市民后所釋放的發展紅利,既是農民和市民的共享,也是城市和農村的共贏。
關于這個話題,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周天勇做出了評論:
周天勇:我們國家由于戶籍管制、公共服務不均等以及農村的土地制度等等問題拖延了城市化,而且整個城市化過程沒有真正實現市民化的城市化,這就造成農村的土地,比如宅地、耕地不能規模化,而且有的閑置、荒蕪。另外在城市里又有一批農民到了歲數以后,青年出來老年又回去了,他沒變成市民。城鎮里有一些比如80后、90后,在城市中漂泊也沒有成為真正的市民。這個損失據我們測算,占GDP的1到2個百分點之間,就是說如果把整個城鄉之間的這些體制搞順,那么城鄉之間資源要素的流動、消費、投資等等,能帶來國民經濟1到2個點的增長。
現在來看,農民的市民化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牛鼻子”。農民市民化,第一就是他到城里來以后,他在家里的地要(留給他),就是人進要留地,不能說你把他的地又不給他了或者是沒有了,那他就不會進來。第二個就是教育等公共服務一定要均等,因為我們現在農民進不來的很大原因就是他的孩子的幼兒園教育、義務教育問題。他進入城市以后,城市不接納,不接納的一個問題就是城市的地方預算沒有這筆撥款,他進來以后當地政府的教育開支和原來的預算不一樣。我覺得這就成為了農民整個家庭進來的障礙。另外就是房價太高,公租房這些又不向農民開放,這也是不均等的。這方面也要進行體制改革,把房價降下來,以后廉租房等要向農民開放。再有就是養老、醫療等也要向農民提供,讓他們有一個可靠的保障,特別是他在其他地方交的一些養老、合作醫療等,和城市的醫保養老接軌,也是一個需要政府仔細設計的體系。我覺得缺的一些錢,政府該補的要補一些。還有一個是要在就業、買車、買房或者交通等方面不能對農民進行歧視,要盡快通過戶籍制度的改革,在身份上要平等。進了城,你必須得給我提供教育這些公共服務。一些城市為了卡住農民,設了很多條件,比如你要工作多少年、社保交了多少年等等。就像找對象一樣,身高是多少、學歷是多少、家里有沒有財產、漂不漂亮……這些條件一卡,你就找不著(對象)了,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條件越多,農民進來的難度越大,市民化的難度就越大。因此,我覺得這方面也要加快改革。除了極少極少的應當限制的一兩個城市,剩下的城市不能再設置條件。只有他進來有工作,能租到房子,你就必須得提供教育這些公共服務,這樣才能使他逐步的市民化。
最近中央和國務院在這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大力度的政策,我覺得非常高興。我想,通過新一輪的推進農業人口市民化,能釋放一波新的紅利,推動國民經濟健康、中高速的增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央廣網8月1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