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深入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是2017中央一號文件里的一句話,這項工作需要大量的一手數據收集和分析,而在廣大農村,諸如土壤、氣象等基礎數據卻仍然相對缺乏。同時,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依舊存在于很多偏遠地區,當地農民依賴傳統農業生產積累的經驗指導農作,農業“增產提效”還遙不可及。
大氣候農業CEO易丙洪在2017IEBE上表示,國內農業生產結構相對落后,整體信息化程度也不高,從小農經濟過渡到規模化種植,需要重新調整生產結構。政府一直在倡導用“用工業的方式發展現代農業”,加強專業分工協作。但現實情況是,市場需要什么產品與農民種什么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導致消費端與供給端出現偏差,土地增值和農產品溢價的空間巨大。同時他指出,目前國內的農產品很多都是無品牌、無質量、無標準的三無產品。而農業的信息化則有助于解決農產品信息透明、質量安全等問題。
區域性農業數據的應用場景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農業的區域特性明顯,易丙洪舉例稱,華南地區的優質特色農產品“郁南無核黃皮”如果把它移種到其他地方,兩年以后就會變成有核的,珍稀農產品與地域是有關系的。但在市場利益驅動下,某種農產品暢銷、利潤高有可能引發本地區盲目大規模推廣,或者其它地區仿效引種,最終會因為種植經驗不足導致產品質量不高、產能過剩。
易丙洪認為,區域農業不僅要因地制宜,也需要準確的區域性氣候、土壤數據做支撐,實現精準種植。大氣候農業的“農眼”智能監測管理系統主要監測區域性的農業種植數據,同時將種植過程記錄下來,通過數據積累與專家指導,形成一套有效、精準的種植解決方案。預防農戶在“怎么種“上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同時,數據的跟蹤記錄還將全部共享給消費者,讓農產品品質有更強的可信度。
用產品解決從業者技能問題
大氣候農業的客戶主要是由區域性綜合規模化種植企業、農村合作社、政府以及由特色(垂直)規模化種植企業等構成。主要通過智能化設備產品+服務的模式進行推廣,并實現商業化盈利:硬件設備采集數據、軟件存儲和進行數據計算,再整合專家信息形成解決方案和服務。
然而,智慧農業或者數據農業面臨的真正問題是從業者技能問題。“真正種地的人與要對產量負責的人可能是分離的“,易丙洪分析說,隨著土地的流轉承包,農業分工更加細化,將出現農場主和農業工人兩個嶄新的角色,從事實際農事活動的工人可能文化水平不太高,不太容易理解信息化操作。因此, 產品要做到足夠的智能才能夠適應目前市場的生產需求。而大氣候農業的產品“農眼“智能監測管理系統在安裝之后就會自動收集傳輸一些環境的數據,充分考慮智能化和簡易性。
農產品一定是先品質后品牌
互聯網時代的很多農產品都在講故事、求包裝、建渠道,這其實是在解決“怎么賣“的問題。但是,易丙洪介紹,短期內大氣候農業的產品更多是指導種植和生產,只有把產品種好,才能賣好。隨著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的建立,空有品牌或包裝將無法持續下去。
同時,大氣候農業也提供一個連接農產品與市場的通道,讓好的產品可以更容易地被衡量并產生更高的溢價,品質和口碑助力農產品提高復購率。“消費者不可能都是農產品專家,要有相關機構幫助消費者認知。“
對于中國農業的發展趨勢,易丙洪認為,“中國的農業還沒有形成高度的商品化和集約化,從生產主體上分析,農戶個體力量弱小,需要緊密的農業協作組織的支持”。在未來,生產規模化會倒逼農業組織關系變革,眾多小農戶將被納入集體組織,統一解決“怎么種和怎么賣“的問題。此外,產業鏈也會逐漸向兩端延伸,比如酒廠會自己種植符合要求的農作物當做原材料。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億邦動力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